江南五六月,无地寻清凉。
东家少年不怕暑,玉碗冰花调蔗浆。
平头奴子面如玉,纨扇驱风入脩竹。
安知跃马走红尘,畏途炎蒸愁杀人。
江南五六月,无地寻清凉。
东家少年不怕暑,玉碗冰花调蔗浆。
平头奴子面如玉,纨扇驱风入脩竹。
安知跃马走红尘,畏途炎蒸愁杀人。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五六月间酷热难耐的景象,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冷暖。诗中以“东家少年”为例,他虽不怕暑气,却用玉碗调制冰糖水来解渴,享受着纨扇驱风和修竹清幽的环境。而“平头奴子”的生活则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面容如玉,却在烈日下劳作,手持纨扇驱赶蚊虫,却难以真正避暑。最后两句“安知跃马走红尘,畏途炎蒸愁杀人”,表达了对底层劳苦大众在炎热天气中的艰难生活的同情与感慨,揭示了社会不公与阶级矛盾。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