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潘叔愚书怀》
《和潘叔愚书怀》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冷落秋风宅一区,悲歌岂为食无鱼。

去来军马潜窥伺,出没神奸未扫除。

许国有心虽感激,济时无路谩欷歔。

何当成就周宣业,再勒岐阳石鼓书。

(0)
注释
冷落:孤寂无人。
秋风:秋季的寒风。
宅:居住。
悲歌:悲伤的歌曲。
岂:难道。
食无鱼:比喻生活贫困。
去来:来往。
军马:军队。
窥伺:暗中观察。
神奸:狡猾的敌人。
许国:立志报效国家。
感激:感动。
济时:拯救时局。
谩:徒然,空自。
何当:何时能够。
周宣业:周宣王的业绩。
岐阳石鼓书:古代石刻,记载周宣王事迹。
翻译
在冷清的秋风中独居一隅,悲伤的歌声并非因无鱼可食。
军队频繁暗中窥探,邪恶之人出没无常,仍未清除干净。
我心中怀有报国之志,虽然感动,但现实中却无路可走,只能叹息。
何时能像周宣王那样建功立业,再次刻下岐阳的石鼓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和潘叔愚书怀》,表达了诗人在冷落秋风中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感慨。首句“冷落秋风宅一区”描绘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环境,秋风凄凉,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悲歌岂为食无鱼”以反问形式,表明他的忧患并非仅在于物质匮乏,而是深感国家动荡不安。

“去来军马潜窥伺,出没神奸未扫除”两句揭示了外部环境的紧张,暗指敌人的窥伺与朝廷内部的奸佞未除,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诗人虽然有报国之心,“许国有心虽感激”,但现实境况使他感到无路可走,只能“济时无路谩欷歔”,表达出深深的无奈和叹息。

最后两句“何当成就周宣业,再勒岐阳石鼓书”寄寓了诗人对恢复国家安定、效仿周宣王(周朝贤君)业绩的愿望,希望能有机会像周宣王那样书写历史,留下功绩。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其一

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

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

攲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

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0)

又代作·其二

羲仲量沙数砌蓂,甘公聚米算周星。

无边海福兼山寿,不尽天英与地灵。

翰苑文章看李白,岩廊风度待张龄。

春风万里岷江水,吹作香醪尽意青。

(0)

雁汊望舒州山

归帆拂掠皖公山,一路青峨立翠鬟。

曾见刘郎射蛟日,插天旌旆照孱颜。

(0)

将往襄阳一日大雨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

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轮马没蹄。

(0)

次韵黔阳王令论诗五绝句·其五

我亦童年学露蛩,老来留眼送归鸿。

自从谢绝曹刘后,浩荡春光满太空。

(0)

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其一

门前帖子虫书小,壁上仙人虎脊高。

欲起沉疴无旧艾,枕边霜鬓日萧骚。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