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
《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黄檗山中话裴相,独龙冈上忆舒王。

相公留得溪边寺,千古佳名在郑乡。

(0)
鉴赏

这首诗以“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为题,由宋代诗人释广闻所作。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黄檗山与独龙冈的景致,以及裴相与舒王的典故,表达了对郑丞相的敬仰之情。

首句“黄檗山中话裴相”,以黄檗山的静谧与深邃,象征着裴相的智慧与深远。黄檗山作为背景,暗示了裴相的德行与智慧如同山岳一般深厚,值得后人深思与缅怀。

次句“独龙冈上忆舒王”,独龙冈则象征着舒王的英勇与豪迈。通过对比黄檗山的静谧与独龙冈的壮丽,诗人巧妙地将裴相的智慧与舒王的英勇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风采。

接着,“相公留得溪边寺,千古佳名在郑乡。”这两句直接赞美了郑丞相的功绩与美德。郑丞相不仅留下了溪边的寺庙,更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名。这里的“寺”不仅是物质上的建筑,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象征着郑丞相的德行与智慧被后世铭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郑丞相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洗车雨

一从去岁闲油壁,尘暗香軿有谁拭。

琼娥玉媵莫迟回,为我飞书呼轸毕。

雄雷雌电倾河来,宝轮濯濯无纤埃。

桂香陌上不泥泞,虚无指点回蓬莱。

乌桥银浦沾濡彻,凤靷鸾鞭洁如雪。

犹恐黄姑净病深,更擘湿云填古辙。

(0)

七月一日,飓风后,奉和廉访使

海上飓风久不来,一日示我破柱雷。

乘此便欲归蓬莱,炎州四时无落叶。

大木不效躯干折,怪事何止犬吠雪?

蓬门土锉虽足怜,日月昼夜行青天,借尔楚竹洗蛮烟。

(0)

行路难

鸿雁及秋来,玄鸟先社去。

俱生亭毒内,羽翼乃不遇。

翔者不知水,泳者不知山。

世事每如此,人生行路难。

(0)

金缕曲.镜眉关雪图题吴梅梁太史尊人遗帧

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

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家乡万里程程隔。

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

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0)

华胥引

馀寒禁柳,淡日烘花,护春不卷。

半枕瞢腾,香魂只恋鸳被暖。

别路芳草萋萋,向个中寻惯。

却恨金衣,一声声唤人转。

慵展情澜,拨红瓷、未消沉倦。

小姑催起,真珠无心细绾。

刺绣绷边强坐,也拈针线。

忽又回身,流苏早见双掩。

(0)

几度

几度寻花花不开,今朝花影下瑶台。

天教生日同霜菊,人喜临风似玉梅。

隔院图郎闻笑语,当窗借婢共徘徊。

博山炉火情常暖,值得冲寒犯雪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