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
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
南朝往事,东都旧迹,还被断云遮住。
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
浪拍矶边,浩茫天际,遥指归舟路。
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
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
多景楼前,凭高穷目,空怆神处。
几度登临,欷歔酒酹,两点金焦去。
南朝往事,东都旧迹,还被断云遮住。
走江城、麾兵白下,健儿尽道擒虎。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浮玉横江一顾。
浪拍矶边,浩茫天际,遥指归舟路。
米颠如此,鹤林图里,客况愁听堠鼓。
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
这首词是吴湖帆先生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永遇乐·登北固山,次辛稼轩韵》,表达了作者登高远望时的感慨与情怀。"多景楼前,凭高穷目"描绘了作者站在楼头极目远眺的场景,"空怆神处"则流露出内心的苍凉与感伤。接着,词人回忆历史,感叹南朝和东都的遗迹已被时光和自然遮蔽,"走江城、麾兵白下"又寓含着对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忆。
"吴钩且倚,摩洪厓肩"借物抒怀,表达壮志未酬的无奈,"浮玉横江一顾"则展现了江面的壮丽景色。词人望着江边的浪涛和远方的归舟,联想到米芾(米颠)的孤寂和旅途中的愁绪,"客况愁听堠鼓"进一步渲染了漂泊异乡的落寞。
最后,词人以"重相问、他年小隐,愿能遂否"收束,表达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否实现这一愿望的深深忧虑。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吴湖帆词风的豪放与细腻。
竹鹤山人有奇癖,诗家声趣画家迹。
神营意造入微茫,妙处想人应未识。
此图是写玄冬图,溪山寂莫云模糊。
玉皇宴罢群仙舞,脚底踏翻白玉壶。
壶中琼浆化为水,柳絮梨花黏不起。
地面平铺三尺深,何处去寻东郭履。
林皋高士布衣单,十日不出柴门关。
蒙头高卧僵欲死,不肯投刺向人间。
炰鲜饮醇世情鄙,一谈清操辄不喜。
竹鹤山人非画师,独于象外得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