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乐事满春城,今日凄凉故国情。
花熸旧枝空帖燕,柳燔新火不藏莺。
银幡头上冲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
凭仗闺中刀尺好,剪裁春色报先庚。
梦华乐事满春城,今日凄凉故国情。
花熸旧枝空帖燕,柳燔新火不藏莺。
银幡头上冲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
凭仗闺中刀尺好,剪裁春色报先庚。
这首诗描绘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转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联“梦华乐事满春城,今日凄凉故国情”直接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凄凉形成鲜明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颔联“花熸旧枝空帖燕,柳燔新火不藏莺”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转变。花朵凋零,只剩下空枝,燕子无处栖息;柳树燃起新火,却无法留住黄莺。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形象地展现了物是人非的哀伤。
颈联“银幡头上冲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则通过节日的装饰和饮酒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愁苦。银幡在头上冲撞着愁绪,柏叶酒杯前放着的是借酒浇愁的“兵”,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庆祝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但愁绪依旧难以排遣。
尾联“凭仗闺中刀尺好,剪裁春色报先庚”表达了诗人希望妻子能够通过缝制衣物,将春天的美好景色剪裁出来,提前迎接新的一年。这既是对妻子的寄托,也是诗人自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尽管现实充满愁苦,但仍怀有一丝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希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