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
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
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
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
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
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
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
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
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
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
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
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
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
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
这首宋朝诗人徐瑞的《夜中不成寐》描绘了深夜独自漫步庭院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感悟。
首句“夜中不成寐,披衣步前庭”,开篇即点出诗人难以入眠,披衣走出庭院,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状态。接着,“荣荣无尘杂,四面敞且平”描绘了庭院的环境,一片宁静、干净,四周开阔平坦,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俯听众窍静,仰视疏星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诗人俯身倾听周围细微的声音,仰望明亮的星空,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平静与宽广。接下来,“眇然寓其间,一粟浮大瀛”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大海中的一粒微小的沙子,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感。
“滔滔汇众浊,涓流若为清”则对比了众多混浊的水流汇聚在一起时的浑浊,与涓涓细流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的处境。接着,“矧今六八年,华发日夜生”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平生信古学,及此将何成”反思了自己一生致力于学习古人的智慧,却在当前的境遇下不知如何有所作为。随后,“妄动多险阻,深居来讥评”指出频繁行动往往伴随着困难与风险,而深居简出又容易遭受非议。
“和同岂不愿,矫揉非其情”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但又不得不面对社会压力的矛盾心情。“世眼自丑好,千载有重轻”揭示了世人对事物评价的主观性与变化性。“所志不可移,坐待邻鸡鸣”最后以坚定的意志收尾,即使外界评价如何,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等待新的一天到来。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情感世界。
列馆招远风,疏渠引江水。
朱华冒清涟,静色媚芳芷。
宓妃袜生尘,灵均泥不滓。
曰余劳簿领,暂此恊芳醴。
观物心自怡,感时情靡已。
处烦常希寂,居安故难恃。
河洛剧虎狼,荆棘暗桑梓。
推迁何宁期,委顺资神理。
河浅舟行涩如棘,南望道中悲行役。
两行杨柳青如染,百里湖光明可挹。
湖边渔翁头不梳,清晨小舟来卖鱼。
同行不见论文友,隔岸犹寻卖酒垆。
独行芳草春如许,石矶雨过无尘土。
小童宦久能吴歌,家山渐近闻齐语。
湖中鸥鸟应怜吾,似识当日旧陶朱。
归来欲拟陶潜赋,客游休作鲁连书。
行行夜郎界,冉冉夏初时。
家山念非远,斗杓已屡移。所苦道路险,步屧凌廞?。
草淫与溪瘴,睇望迷津涯。
单车日南指,奔马倏西驰。
悲笳隐新调,尘梦牵遐思。
野人正东作,殷勤饰镃基。
化工爱长养,嘉禾贵蕃滋。
常恐风霾至,良农须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