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潮不至,昱岭掩空关。
龙随白雁去,何时复南还。
萧萧禁中树,尽为樵牧攀。
海门潮不至,昱岭掩空关。
龙随白雁去,何时复南还。
萧萧禁中树,尽为樵牧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海门潮水未至的遗憾,以及对昱岭关空寂无人的景象的感慨。"龙随白雁去"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远行,诗人期待着龙(可能指传说中的神龙或象征皇帝)如同白雁一般回归,何时才能再次南归,体现出对盛世重临的期盼。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宫廷内的树木,"萧萧禁中树",形象地描绘出禁苑的寂静和荒凉,被樵夫牧童随意攀折,暗示了朝代更迭后的衰败与沧桑。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以及对昔日荣光的怀念。
凤凰台者是谁名,拔地岧峣近大营。
咫尺适逢万几暇,登临遂畅好春晴。
带齐襟鲁归凭览,女织男耕入品评。
恰喜甘膏沾绿野,不誇绮画绽红英。
眼前远景趣无尽,雨后高轩凉峭生。
万帐官军皆扈跸,千村民气自和平。
纪祥应笑元嘉幻,得句宁同李白情。
此去尼山云近止,出图忆叹不闻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