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循吉在秋天的一个下午,与友人一同前往虞山云水堂参加雅集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文人雅士聚会的向往。
首句“秋日来登云水堂”,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秋日的凉爽与云水堂的静谧相映成趣。接着,“使君开宴兴何长”一句,既表达了宴会的盛大与主人的热情,也暗示了聚会的愉悦氛围将持续很久。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虞山的美景,更体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之中的精神交流与思想碰撞,仿佛在清谈之中,能触及更高层次的智慧与情感。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聚会时的和谐与宁静。鼓瑟的声音似乎让周围的鸟儿都为之动容,从空中缓缓降落;推开窗户,远处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最后,“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将画面拉至夜晚,松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露珠的清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举杯畅饮,享受着晚间的凉爽与宁静,整个聚会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生动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情与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生活的高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拜饮黄花兴未涯,此花原是我家花。
枝枝清影摇秋月,朵朵含香傲晚霞。
喜有金英欢令节,笑持玉液庆年华。
相期莫惜来元亮,醉帽离披拟孟嘉。
青青庭下松,双桧共葱茜。
冰姿铁骨四十年,紫雾清霜养孤劲。
苍根自饱土脉腴,苦节深含元气正。
影摇帘额罨画开,战风檐外蛟龙兢。
场师揉作马远势,汰冗删繁就疏净。
耸如翠袖拂红筵,俯若云鬟窥露镜。
奇人携酒赏妍巧,野客贪看支老病。
场师场师,汝能修饰悦众目,不道天心忌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