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嶟嶟,欲食人。子能棘,我能榛。
虎自灾,子弧来,我戈来。
虎嶟嶟,欲食人。子能棘,我能榛。
虎自灾,子弧来,我戈来。
这首诗以动物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虎与人的互动场景,充满了智慧与幽默。诗中“虎嶟嶟,欲食人”开篇即以虎的形象展现其威猛与威胁,暗示了潜在的冲突。接着,“子能棘,我能榛”巧妙地将人与自然界的植物联系起来,暗喻人在面对危险时可以利用环境中的资源进行防御或反击,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生存策略。
“虎自灾,子弧来,我戈来”则进一步展示了人与虎之间的对抗与化解之道。虎的灾难(灾)象征着威胁与困境,而“子弧来,我戈来”则代表了人类通过箭(弧)和武器(戈)来应对挑战,同时也暗示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智慧和勇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尽销黯、西风梧院。别绪如丝,乱愁成片。
锦瑟尘侵,瘦铜花照冷秋幔。
怕黄昏也,早又是、心凄惋。
圆月满空床,忍诉与、姮娥当面。休怨。
算红鸳小病,袅袅药炉烟断。
江湖载酒,便握手、几多相见。
怎怪得、夫婿工愁,更谁慰、夕阳山远。
莫今夕思量,窗外啼螀声劝。
有屋临溪,恰乍上帘钩、荡漾寒碧。
紫萼兰香,翠房荷气,一时并难分得。水禽格格。
带波飞破斜阳色。最可惜。杨柳、病秋眉眼似无力。
何事对景、暗拍雕阑,悄思当年,曾列歌席。
幸而今、冰瓜玉藕,相招犹是爱吟客。
贪坐夜凉新露积。
正起愁处,多谢竹院邻僧,醒人清磬,唤人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