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
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史浩创作的,名为《次韵冯圆中郎中游甘露寺》。从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风格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时代的怀念。
“试凭古刹俯江城”一句,设定了诗人站在古老庙宇边缘,俯瞰着江城的景象。这里的“古刹”通常指的是佛教寺庙,而“俯江城”则是从高处往下看,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所及是一片繁华与宁静交织的江城风光。
接下来的“追思孙权共孔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孙权和孔明分别代表着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和著名的军事家,象征着智慧与勇气。这一句体现出诗人对于历史英雄及其智谋的崇敬之情。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两句,从宏观角度回顾了中国古代的动乱时期。三国时代的人们通过智慧和勇气完成了一系列伟业,而六朝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时代。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兴衰成败的深刻理解。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央王朝恢复及边疆安宁的喜悦。这里的“中原天子”指的是汉族统治者的复兴,而“北塞胡儿”则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的期待。
最后,“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一句,表明了诗人作为小吏,也能理解并评价历史人物的功绩。这里的“附翼攀鳞”形象地描述了追随伟人的情景,而“真际会”则是指对历史事件的真实理解和评判。这两词展示了诗人不仅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也有自己的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历史意识,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跨越朝代的宏大历史视角。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对古代英雄和历史变迁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于国家统一与边疆安宁的深刻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