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氏北园·其三》
《曾氏北园·其三》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禽插颈梦初成,庭树横烟晚更轻。

已恨重城落吾事,更堪明月向人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北园的静谧与深沉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

首句“江禽插颈梦初成”,以江边的鸟儿为切入点,它们在梦中初醒,仿佛是大自然的生灵在夜幕降临时的宁静状态,暗示着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的梦境世界。这里的“插颈”可能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鸟儿在梦中的姿态,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感。

次句“庭树横烟晚更轻”,将视线转向庭院中的树木,晚间的烟雾在树梢间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换,给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已恨重城落吾事”,诗人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诗人或许感到疲惫和束缚,渴望逃离到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平静。这里的“重城”象征着尘世的喧嚣与束缚,而“落吾事”则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逃避之意。

最后一句“更堪明月向人生”,则将视角转向明亮的月光,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诗人的心灵。在这里,月亮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景观,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它象征着希望、指引和内心的光明,提醒人们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反思,以及在自然中寻得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远,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谢答端溪少宗伯诗

老去诗篇少兴吟,枯肠今复费搜寻。

况言药裹时萦念,更是山林日上心。

佳句强赓愁险韵,雅情久负积愆深。

芝兰幸接真惭晚,冰雪相依继自今。

(0)

秋日感怀八首·其八

秋风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剧逝波。

旷野忽闻鸣鹤迥,寒莎犹自乱蛩多。

得来诗句閒题竹,写就黄庭不博鹅。

宋玉平生未闻道,更因摇落叹蹉跎。

(0)

斋居奉和费鹅湖老先生韵四首·其二

忽递高吟到玉堂,从来大雅仰岩廊。

欲倾鄙意歌棠棣,敢以铅刀齿末光。

识短望洋闻道晚,才惭刻烛搆思忙。

蓬瀛不禁清寒甚,嘹呖空庭鹤唳长。

(0)

题吴学士先生白楼三首·其三

层楼新构五云边,古朴无华质自全。

混沌别开非色界,虚明即是小壶天。

入帘柳絮浑无迹,拂栋梨花失故妍。

可是玉堂清绝甚,夜深风露独凄然。

(0)

题崔少卿八咏卷·其五

壁立古铁色,巉巉我独拜。

乾坤钟英灵,千古镇长在。

(0)

题画为许松皋赋四首·其二

空山夜寂阒,萝月挂岩头。

凭栏发清啸,松风吹满楼。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