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笠相寻竹径斜,客来犹似入烟霞。
溪曾西府沿江宅,墅岂东山学谢家。
大隐自堪论世外,旧游何必问天涯。
尊前记取人为日,开到官梅几树花。
杖笠相寻竹径斜,客来犹似入烟霞。
溪曾西府沿江宅,墅岂东山学谢家。
大隐自堪论世外,旧游何必问天涯。
尊前记取人为日,开到官梅几树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生活画卷。首联“杖笠相寻竹径斜,客来犹似入烟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隐士在竹林小径上漫步的情景,访客的到来仿佛步入了缥缈的仙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溪曾西府沿江宅,墅岂东山学谢家”通过对比,将隐居之所与古代名士谢安的别墅相提并论,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大隐自堪论世外,旧游何必问天涯”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隐于世的推崇,认为真正的隐逸并不在于远离尘嚣的地理空间,而在于心灵的超脱与自由。尾联“尊前记取人为日,开到官梅几树花”则以饮酒为乐,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千叠云山万里流。坐中碧落与鳌头。
真意见嬉吾已领。烟景。不辞捧诏久汀洲。
老去一官真是漫。溪岸。独馀此兴未能收。
留与吴儿传胜事。长记。赤栏桥上揽清秋。
禾兴望金华,东西渺天涯。
西园堂上翁,鬓影霜欲欺。
如何二十年,昼夜梦见之。
归荣岂不乐,旅琐宁频归。
我来惠而好,鸥浪相追随。
青灯几言话,白云每翻思。
昊天鉴中扃,少惬平生期。
贡帏秋扬舲,监学春舞旗。
趋庭问先及,喜色开霜眉。
寿日长至初,百拜迎春祺。
香罍金翠行,画烛舞绣围。
桂枝茂纷纷,椿树阴迟迟。
君才天下选,一日千里驰。
八咏赋平远,双溪照清漪。
来来快著鞭,了此一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