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叶榆城,瞑逗兰津渡。
超忽类飞翰,往来如织路。
仆痡马亦黄,簪短带复长。
天高行谁问,日暮坐自伤。
鸿飞畏逢罗,虎饥正出柙。
寒流泚玄冠,凉风吹白帢。
子有负俗累,予乃投荒人。
暌形而比影,异习仍同尘。
晤言能几朝,契阔还叠夕。
浪迹苦难并,嘉会良易掷。
翻忆在滇海,翻思在连然。
嬥歌花馆醉,清梵云房眠。
丹荧耿遥夜,乌臼聒五晓。
相望不可晨,咫尺限云杪。
明发叶榆城,瞑逗兰津渡。
超忽类飞翰,往来如织路。
仆痡马亦黄,簪短带复长。
天高行谁问,日暮坐自伤。
鸿飞畏逢罗,虎饥正出柙。
寒流泚玄冠,凉风吹白帢。
子有负俗累,予乃投荒人。
暌形而比影,异习仍同尘。
晤言能几朝,契阔还叠夕。
浪迹苦难并,嘉会良易掷。
翻忆在滇海,翻思在连然。
嬥歌花馆醉,清梵云房眠。
丹荧耿遥夜,乌臼聒五晓。
相望不可晨,咫尺限云杪。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遥夜吟》,描绘了诗人从叶榆城出发,途经兰津渡,感受到旅途的匆忙与艰辛。他形容自己像飞鸟般快速移动,道路繁忙如同织布,疲惫的马匹和磨损的衣饰反映了旅途的劳顿。诗人身处异乡,无人关心,只有日暮时分的孤独与哀伤。
他以鸿鸟怕罗网和猛虎出柙比喻自己的困境,寒流和凉风则增添了环境的凄冷。诗人自比为背负世俗牵累的人,而自己则是流放之人,尽管身隔万里,但心中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他感叹相聚短暂,离别频繁,流浪的生活充满艰难,美好的相聚却转瞬即逝。
最后,诗人回忆起在滇海和连然的日子,那些欢歌笑语、寺庙静谧的夜晚,以及乌臼鸟的啼鸣声,都成为遥远的记忆。尽管彼此近在咫尺,却被云层阻隔,无法相见,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愁与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