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
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
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行满所作,名为《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远离异乡的朋友或僧侣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他们精神追求和文化交流的一种认同。
诗中的“异域乡音别”,通过声音的变化表现出离别之情。"观心法性同"则揭示了无论身处何方,内心所守持的法性(佛教中指真理、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共通的,这里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则透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朋友所达到的境界。"贝叶翻经疏"可能暗示了僧侣在异国传播佛法的情形,而"归程大海东"则描绘出归途中的壮阔景象。
最后两句"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能够回到本国,并继续弘扬佛法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流露出送别之情,更蕴含着对文化交流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三元秘秋水,未悟谩猜量。
诚能参透,洗心涤虑密归藏。
意与身心不动,精与气神交合,天理自然彰。
三善备于我,翻笑炼玄黄。性圆融,心豁达,德辉光。
牛郎织女,一时会合到天潢。
勘破乘槎伎俩,密契浴沂消息,游泳有无乡。
日用别无事,读易对三皇。
野雀不向山林宿,如何却傍人家屋?
山林怕遭罗网围,人家又恐人驱逐。
饮啄频惊殊不足,辛苦营巢随养育。
昨日雨狂风拔木,人家屋倒巢亦覆。
雄悲雌泣无所施,堕地最苦黄口儿。
黄口羽湿不会飞,啾啾草底啼渴饥。
雄雌啄哺稍觉长,无故又被樊笼羁。
雄雌劬劬绕笼飞,啄哺不异居巢时,但恨不得身相依。
我感此情子细推,人之与物初无违。
安得开笼而纵之?山林朝市俱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