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
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
芸芸初莫禦,势尽行将复。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
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
年更六十七,旬满三百六。
俯仰定何为,万事如转毂。
禅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
芸芸初莫禦,势尽行将复。
学道道可成,无心心每足。
守岁听儿曹,自笑未免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夜》。诗人以六十七岁的年龄和三百六十个周岁的经历,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如同车轮般快速转动。他提到自己的心境淡泊,不被世俗情感所左右,但面对纷繁人事,又难以完全超脱。诗人认识到修行佛法可以让人有所成就,而内心的平静来自于无欲无求。在守岁之际,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诗人自我解嘲,承认自己并未完全摆脱世俗的习气。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转、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圣世崇作述,礼乐嘉虞周。
猃狁窥朔方,檄书动明旒。
嗟予蹇迂谬,抗颜出山丘。
一朝上封事,疾者如寇仇。
文犹既已违,武志亦未酬。
慷慨动悲歌,但为识者羞。
居诸忽已遄,冥心更何求。
九十行带索,荣公乃吾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