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路山方尽,如归馆暂投。
春风供笑傲,一醉岂人谋。
得路山方尽,如归馆暂投。
春风供笑傲,一醉岂人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徜徉的愉悦心情。"得路山方尽,如归馆暂投"表达了诗人找到一条道路,行走至山的尽头,感到疲惫,就像回到家中一样,在某个休憩之地暂时停留。这里的“得路”指的是找到归途,“山方尽”则是自然界的美景,而“如归馆”则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安稳感。
"春风供笑傲,一醉岂人谋"则描绘了诗人在这片刻的停留中,享受着春天的温暖气息,不禁露出了满足而自得的微笑。"春风供笑傲"中的“供”字用得十分精妙,意指自然界赋予诗人的愉悦,而他也以此回应大自然。此时,他不需要任何人为的筹谋,只需沉醉在这份美好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主义主题,即通过亲近大自然来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东坡居士真天人,文章豪迈如有神。
光燄岂但长万丈,笔端真可干千钧。
万斛源泉随地滚,玉盘明珠无定准。
虢国夫人控五骢,淡扫蛾眉却胭粉。
风霆熻歘一时来,须臾雨霁烟云开。
虹收电戢星斗烂,一天明月光昭回。
此翁落落不可得,谪仙少陵乃其匹。
小儿淮海秦少游,大儿豫章黄鲁直。
前生自是永禅师,后学宜称韩退之。
玉堂金莲不足贵,罗浮琼海真瑰奇。
谁云赋诗不中和,馀子碌碌真么䯢。
眉山至今草木枯,五百年来生一个。
海南遗迹有双泉,我家依约双泉边。
双泉湮没不可见,山城落日生云烟。
度朔之山有桃屈蟠千里兮,结子轮囷大如瓮。
天上惟闻方朔偷,人间不许刘郎种。
何年阿母燕云台,食桃戏作鸳鸯杯。
道士王回献阙下,缺月夜堕青天来。
玉杯未辩新垣诈,学士银杯一时化。
安知别有蓬莱物,百斛葡萄向君泻。
鸾歌凤舞在君前,酌此可以求神仙。
山中看花试挟双窈窕,一醒一醉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