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葩富奇芬,龙种多异姿。
歆向妙经术,白贺工文词。
飘飘翰墨间,耿耿名字垂。
哀哉赵延康,忠义反见疵。
文工俗易爱,节苦人谁知。
洪涛覆乾坤,赤手当路歧。
剖心奉鹓雏,血面攘魖夔。
至今陈宋间,凛凛英气遗。
飘零见诸孙,髣髴瞻旧仪。
手泽皦如日,庙碑辞颇枝。
谈仙事满纸,大节无一辞。
想当施手日,俗论犹争驰。
一读泪如雨,再读还自思。
古来尽如此,何独为君悲。
天葩富奇芬,龙种多异姿。
歆向妙经术,白贺工文词。
飘飘翰墨间,耿耿名字垂。
哀哉赵延康,忠义反见疵。
文工俗易爱,节苦人谁知。
洪涛覆乾坤,赤手当路歧。
剖心奉鹓雏,血面攘魖夔。
至今陈宋间,凛凛英气遗。
飘零见诸孙,髣髴瞻旧仪。
手泽皦如日,庙碑辞颇枝。
谈仙事满纸,大节无一辞。
想当施手日,俗论犹争驰。
一读泪如雨,再读还自思。
古来尽如此,何独为君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对赵领展示其先世石刻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评价和感慨。诗中首先赞美赵氏家族的杰出才情,如天之奇葩,龙种异姿,精通经术,擅长文词。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惋惜赵延康因忠义而遭受非议,尽管他的文学才华受人喜爱,但坚韧的节操却鲜为人知。
接着,诗人描述了赵延康在艰难时局中的英勇行为,即使面对洪涛巨变,他仍赤手空拳,坚守正道。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使他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英雄形象。诗中提到赵氏子孙的飘零,但其精神风貌依然可敬,其遗风犹存。
诗人对赵领展示的石刻内容深感敬佩,称赞其文字清晰如日,庙碑上的辞藻丰富却不失精炼。赵领对于仙道的描绘详尽,但更突出的是他大节无亏,不为世俗所动。诗人感叹,这样的高尚品质在古代并非罕见,只是为赵领的遭遇感到悲哀。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赵领先世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贞与才情兼备者的敬仰,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每次阅读都让诗人感慨万分,泪水涟涟,同时也引发对自己时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