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这首宋词《杏花天·杏花》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开篇"玉坛消息春寒浅",以玉坛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信息已经到来,尽管仍有微微春寒。接下来的"露红玉、娇生靓艳",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盛开的娇艳姿态,露珠晶莹,花朵鲜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一句,通过"小怜"这一女子形象,表达了对杏花的怜爱,仿佛她的鬓发都被花瓣上的露水打湿,仿佛被染上了胭脂般的色彩。"只隔粉墙相见"则营造出一种含蓄而幽深的意境,杏花与人相望,隔着一堵粉墙,增添了神秘感。
下片"花阴外、故宫梦远",由眼前之景转至回忆与想象,故宫的繁华已成过往,与现实中的杏花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想未识、莺莺燕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绪,暗示着人事变迁,曾经的热闹不再。
最后两句"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描绘了杏花飘落的场景,翠绿的小径上洒满了红花,暗示了春天的消逝,以及时光的流逝,"桃李春风已晚"更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杏花为载体,融合了春色、人事和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