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花天·其四杏花》
《杏花天·其四杏花》全文
宋 / 高观国   形式: 词  词牌: 杏花天

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

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

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0)
翻译
春天的信息在玉坛中传递,带着微微的寒意。露珠晶莹如玉,花朵娇嫩美丽。
小怜的鬓发被露水打湿,仿佛沾染了胭脂般的色彩。她只能隔着粉墙与人相望。
花荫之外,故宫的旧梦遥不可及。她想象着从未见过的莺歌燕舞。
凋零的绿色小径上,红花点点,如同桃花李花的春光已经逝去。
注释
玉坛:古代祭祀或道教修炼的地方,这里指代春天的景象。
娇生靓艳:形容花朵娇嫩美丽。
小怜:古代诗词中的女子名,此处泛指美女。
飘零:形容花瓣随风飘落。
桃李春风: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美好的时光。
鉴赏

这首宋词《杏花天·杏花》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开篇"玉坛消息春寒浅",以玉坛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信息已经到来,尽管仍有微微春寒。接下来的"露红玉、娇生靓艳",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盛开的娇艳姿态,露珠晶莹,花朵鲜艳。

"小怜鬓湿燕脂染"一句,通过"小怜"这一女子形象,表达了对杏花的怜爱,仿佛她的鬓发都被花瓣上的露水打湿,仿佛被染上了胭脂般的色彩。"只隔粉墙相见"则营造出一种含蓄而幽深的意境,杏花与人相望,隔着一堵粉墙,增添了神秘感。

下片"花阴外、故宫梦远",由眼前之景转至回忆与想象,故宫的繁华已成过往,与现实中的杏花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想未识、莺莺燕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怀旧情绪,暗示着人事变迁,曾经的热闹不再。

最后两句"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描绘了杏花飘落的场景,翠绿的小径上洒满了红花,暗示了春天的消逝,以及时光的流逝,"桃李春风已晚"更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杏花为载体,融合了春色、人事和情感,展现了宋词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作者介绍

高观国
朝代:宋   字:宾王   号:竹屋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你喜欢

敞云楼·其一

江天云作黑山颓,上到楼头手决开。

水墨枕屏三百里,斜阳属玉一双来。

(0)

寒暄不齐·其二

次第新烟欲试茶,铮铮飞霰响檐牙。

惜春苦欲春长在,且得轻寒约住花。

(0)

益昌次费伯矩赠行韵·其四

幕下精神清似水,门前责望重于山。

君家文伟规摹在,事业全归静定间。

(0)

送范漕赴召·其三

急符唤出雅州丁,刀染红巾血雨腥。

定蜀论功谁第一,茗山合着后溪铭。

(0)

过三鹤山·其一

造物工夫拙剪裁,群芳各自得春开。

梨花嫁与东风去,随后荼蘼作媵来。

(0)

次虞宪日近即事·其四

急雨萧萧撼瓦沟,梦随潮落浙江头。

倚门白发迟归信,不为莼丝烂熳秋。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