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诗人在家中接待朋友李公的场景。开篇“远林暑气薄”表现出夏日的清凉之处,即便是远处的树林也只剩下薄薄的暑气,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公子过我游”则指朋友李公特意来访。
接着,“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写出了诗人的居所,是一个简陋但接近自然的地方。这里的“村坞”给人一种闭塞而安静的感觉,而“僻近城南楼”则是对这种偏远位置的一种描述。
在下一句,“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中,诗人描绘了周围环境的质朴,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简单,容易满足。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则是询问邻居西家的是否有酒,这里的“借问”表现出一种亲切和随意。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写的是诗人设宴款待李公的场景,“墙头”指的是家中的墙头,而“浊醪”则是指不太上乘的酒。这里的“展席”和“俯长流”都显示了宴会的温馨和随意。
接下来的“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则表达了一种自然之美与即将到来的季节变换给人带来的感慨。这里的“清风”和“左右至”都表现出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而“客意已惊秋”则是诗人对朋友李公所感,已经感受到初秋的气息。
在“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中,诗人通过对鸟儿争巢和蝉虫鸣叫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紧接着,“苦道此物聒,孰谓吾庐幽”则是诗人感慨于世间纷扰,而自己所居之处却清静幽深,远离尘嚣。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写的是傍晚时分,水边的景致,水面上漂浮着落叶和花瓣,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这里的“庶足充淹留”则是希望这种美好可以长久。
最后,“预恐尊中尽,更起为君谋”表达了诗人对酒水可能不够的担心,以及他想要再次筹划,为李公准备更多款待之物的意愿。
白浪拍天飞,船身屡倾侧。
置我旋涡中,而我持恒识。
舟人相聚谈,各有惊皇色。
谓我且停舟,此风渡不得。
我谓不如前,万事莫惶惑。
赖我坚持心,助彼股肱力。
居然登彼岸,我为长叹息。
世事类如斯,愿以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