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良臣之子正功肯学能文求余印可》
《陈良臣之子正功肯学能文求余印可》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古风

学探玉甃千仞井,笔扛龙文百斛鼎。

归根可以后冥茎,发刃难于先肯綮。

点铁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门重勘结,小圆为赐大为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liángchénzhīzhènggōngkěnxuénéngwénqiúyìn
sòng / céngfēng

xuétànzhòuqiānrènjǐngzhǎolóngwénbǎidǐng

guīgēnhòumíngjīngrènnánxiānkěnqìng

diǎntiěyàozhī便biànchéngjīnxīnshìdàodàoshìxīn

ànkǒngménzhòngkānjiéxiǎoyuánwèiwèicān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陈良臣之子正功的才华和学习精神。首句“学探玉甃千仞井”比喻他深入钻研学问,如同挖掘千仞深井,探索知识的宝藏。次句“笔扛龙文百斛鼎”则形容他的文采出众,如扛起绘有龙纹的大鼎,显示出其文章的雄浑与力度。

诗人强调学习的根基重要,“归根可以后冥茎”,意指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使他在学术上不断深入。同时,他也指出写作的难度,“发刃难于先肯綮”,意味着创作时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比直接下笔更为关键。

接下来的“点铁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表达了对正功悟性高超的赞赏,认为他能够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精华,内心所想即是道路,道路亦是内心的体现。

最后两句“一案孔门重勘结,小圆为赐大为参”暗含对儒家经典的尊重,表示正功在儒家学说上有着严谨的态度,即使是细微之处也能深入理解,视为大智慧的启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陈正功才情横溢、学识深厚且注重学术根基的诗篇,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教育和学问的重视。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春城送张幼于游钱塘兼寄张水部德夫

胥江春水漫城阴,词客乘春去武林。

三月风光湖上好,六桥草色雨中深。

年来夙有青山约,别后应多白雪吟。

花下若逢张水部,为言予已二毛侵。

(0)

秋日与客同登灵岩二首·其二

灵岩携上客,石磴倩僮扶。

掬水临双井,凭高瞰五湖。

烟霞迷古洞,霄汉插浮图。

此地三年别,重来兴不孤。

(0)

秋日水竹居杂咏二首·其二

晨兴方冠栉,旭日到柴门。

水涨知鱼乐,林深厌雀喧。

秋光来远嶂,爽气满幽轩。

近学汉阴老,忘机日灌园。

(0)

欲游天池阻雨

乘兴携宾从,将临石上池。

逗留青嶂曲,空负白云期。

岩雨滋花重,厨烟出竹迟。

老僧频进茗,相对了残棋。

(0)

暮春日有怀觉海玘公虎邱义公一首

献岁客天涯,春深始到家。

东风吹玉版,夜雨长金芽。

久与高僧别,翻嫌去路赊。

遥思禅定后,池月浸袈裟。

(0)

蝶恋花.潇湘十景词·其五

蒸水东流湘水北。一曲沧浪,映带青山色。

旧是朱陵仙洞客。鹤归不向乌衣国。

江树迷离潭影侧。画槛筠帘,梦断春消息。

击鼓冯夷寻未得。馋龙怪舞云生墨。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