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换却章甫冠,十年出入鹓行间。
天门九重虎豹恶,手携谏疏归掩关。
白鸥浩荡沧波阔,冷看诸公治三窟。
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
平生眼里无机云,建安馀子不足吞。
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
貂蝉换却章甫冠,十年出入鹓行间。
天门九重虎豹恶,手携谏疏归掩关。
白鸥浩荡沧波阔,冷看诸公治三窟。
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
平生眼里无机云,建安馀子不足吞。
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和沧洲尚书送坦上人》,以貂蝉换冠的典故开篇,描绘了坦上人十年在朝廷中进退有度的形象。"天门九重虎豹恶"一句,暗示了官场的险恶与上人敢于直言的勇气。上人带着奏疏归隐,白鸥相伴,表现出其超脱世俗的志向。
"冷看诸公治三窟"暗讽了官员们的权谋之心,而"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则回忆了坦上人过去在朝廷的忙碌与频繁进言。诗人评价坦上人眼光独到,不被世俗蒙蔽,"平生眼里无机云",显示其高洁的品性。
最后两句"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表达了对坦上人坚守本心,以实际行动回报朝廷知遇之恩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议论,赞扬了坦上人的正直与清高,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风气的批判。
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
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
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
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
良会不可常,别后少经过。
望望天南端,山高水增波。
忽枉寄来篇,恍若闻云和。
人生行乐耳,此言当拜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