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
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
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这首诗《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其深邃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风捲阴霾日月明”,以自然景象的转变象征着社会风气的净化,暗喻了政治环境的改善。风扫过,阴霾散去,日月重见光明,寓意着正义与光明终将战胜黑暗与邪恶。
“鲸鲵已戮海波平”一句,以“鲸鲵”比喻残暴的敌人,通过“戮”字表达了彻底清除敌人的决心,而“海波平”则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和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两句,揭示了奸邪之人利用权势谋取私利,而正直之士则通过正当途径维护正义,强调了道德与公正的重要性。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描绘了社会风俗和边疆安全的变化,反映了国家治理与边防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则是对理想君主的呼唤,希望在圣明君主的领导下,能够清除世间的一切污浊,实现宇宙的清明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其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长沙西去水驿长,季冬不觉江风凉。
昭山对面挹秀色,龙口飞渡波茫茫。
斜阳缥缈入林去,岸风吹送梅花香。
山头古寺鸣钟起,噌吰镗鞳和鸣榔。
松声摵摵复入耳,须臾明月浮清光。
眼前景物动吟兴,千态万变非寻常。
双峰突兀飞剑翠,篮舆蜿蜒入山寺。
小室冥悬大瀑寒,山根下结灵湫秘。
奇境鸿濛应始开,刻石怪字何年来。
易陈旧题笑相示,墨痕初蚀苍烟苔。
蟠龙呼翕窥无底,潭水不枯龙不死。
碧光荡漾凝天云,清冷莫使潜熛起。
轻风吹浪生微纹,馀流作涧触石喷,人生外鉴不自静,临流暂赏徒纷纷。
万木低压结深绿,一线支离趋海角。
山水声形两杳然,画师落纸成硗角。
坐眺万象无纤尘,乍晷不闻虫鸟嗔。
蹲石倒影俯流水,悦性无倪思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