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
《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岁晚江湖尚此行,从今一钵老淮城。

闻闻见见元无法,去去来来岂有情。

肯复餐针效罗什,独能沽酒致渊明。

风吹云散各南北,我亦归寻钓石盟。

(0)
翻译
年末时分还在江湖漂泊,从此要在淮城过着孤寂的生活。
无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觉得无法把握,离去与归来又哪有什么深情。
不再像罗什那样依赖他人,只能独自买酒,像陶渊明一样寻求内心的宁静。
风儿吹散了云彩,各自东西,我也要回到钓鱼石边,重拾旧盟誓。
注释
岁晚:年末。
江湖:指社会或广阔的世界。
尚:还。
此行:这次行程。
从今:从此以后。
一钵:形容生活简朴,仅有一碗饭。
老淮城:指淮城的老地方。
闻闻见见:所见所闻。
元:本来。
无法:无法把握。
去去来来:不断地离去和回来。
岂有情:哪里会有深情。
肯复:愿意再。
餐针:比喻依赖他人。
效:效仿。
罗什:佛教高僧,这里借指依赖他人。
独能:只有我能。
沽酒:买酒。
渊明:陶渊明,隐士,以饮酒自乐著称。
风吹云散:形容事物分散。
南北:东西方向,这里指各自的方向。
归寻:返回寻找。
钓石盟:钓鱼石边的约定,可能指隐居生活的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高险崖一直翁二上人还扬州》。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深意。

“岁晚江湖尚此行,从今一钵老淮城。”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末之际,自己依旧在江湖漂泊,而朋友则是一位年迈的僧侣,生活在淮水之滨的古城中。"一钵"象征着简单而自足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闻闻见见元无法,去去来来岂有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参悟和理解,以及对于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元无法"暗示了一种超越规则和束缚的境界,而"去去来来"则是对流动不息的人生变化的观察,"岂有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情感纠葛的豁然开朗。

“肯复餐针效罗什,独能沽酒致渊明。” 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高险崖的一种赞美。"餐针"和"效罗什"都是比喻,暗示朋友生活简朴而坚守自己的修行;"沽酒致渊明"则是形容朋友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领悟到深远的智慧。

“风吹云散各南北,我亦归寻钓石盟。”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风吹云散"象征着世事无常,而"我亦归寻钓石盟"则是诗人表达出对于某种承诺或誓言的回忆和向往,可能是指对朋友的不舍昼夜,也可能是对某种精神寄托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生活、佛法以及世事变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哲思。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挽陈天华姚宏业联

杀同种是湖南,救同种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事,应首湖南,义士竟轻生,双棺赎得湖南罪;

兼夷狄成汉族,奴夷狄不成汉族,痛建虏入关,已亡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能张汉族旗。

(0)

大观亭联

万古乾坤此江水;千家山郭静朝晖。

(0)

挽彭玉麟联

功业在天下,声名在柱下,我怀姻娅私情,只论退省庵中,历历心头廿年事;

哭别于九月,闻讣于三月,公已支离病榻,犹有吟香馆内,匆匆口授数行书。

(0)

贺潘曾玮六十双寿联

相门硕望,郎署清才,功德在珂乡,骥子龙孙能济美;

一阳将生,六旬初度,笙歌围绮席,木公金母共长春。

(0)

钱武肃王庙联

十四州一剑霜寒,辟门天子,闭门节使;

三五夜群婓玉艳,陌上花开,江上潮来。

(0)

冷泉亭联

泉水澹无心,冷暖唯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