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奉阡陇,二毛不胜簪。
扶杖事耘植,咿唔杂呻吟。
耿耿霜露感,遑遑蓼莪心。
浮云为愁容,鸟兽亦哀音。
徘徊动行路,下比元与任。
宿草今已长,新松郁森森。
尚有五芝秀,荧荧烂如金。
为公赋南陔,凯风吹我襟。
公昔奉阡陇,二毛不胜簪。
扶杖事耘植,咿唔杂呻吟。
耿耿霜露感,遑遑蓼莪心。
浮云为愁容,鸟兽亦哀音。
徘徊动行路,下比元与任。
宿草今已长,新松郁森森。
尚有五芝秀,荧荧烂如金。
为公赋南陔,凯风吹我襟。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追忆。开篇“公昔奉阡陇,二毛不胜簪”,以“公”指代逝者,通过“奉阡陇”、“二毛不胜簪”这样的细节,展现了逝者年华老去、白发苍苍的形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着,“扶杖事耘植,咿唔杂呻吟”描绘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扶杖劳作,其间夹杂着呻吟,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身体的病痛,充满了对逝者生活境遇的同情和怀念。
“耿耿霜露感,遑遑蓼莪心”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霜露之感,比喻对逝者的思念如同秋日的霜露,无处不在,无法摆脱;“遑遑蓼莪心”,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之情,仿佛心中被《蓼莪》这首诗所填满,难以释怀。
“浮云为愁容,鸟兽亦哀音”将自然界的景象拟人化,浮云仿佛承载着愁绪,鸟兽的叫声也充满了哀伤,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徘徊动行路,下比元与任”则是对逝者生前性格的描述,元与任是两位古代贤人,这里通过类比,表达了对逝者品格的赞美与怀念。
“宿草今已长,新松郁森森”转而描写逝者墓地的景象,宿草生长,新松茂盛,象征着逝者生命的延续与永恒,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祝福。
“尚有五芝秀,荧荧烂如金”则以五芝的生长,比喻逝者精神的光芒,即使在死后,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表达了对逝者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
最后,“为公赋南陔,凯风吹我襟”以《南陔》这一古代乐章为题,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同时借“凯风”之喻,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慰藉与祝福,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逝者美好品质的赞美与颂扬,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茫茫,苍苍。青山,绕千顷。波光,新秋露风荷吹香。
悠飏心地翛然,生清凉。
古岸摇垂杨,时有白鹭飞来双。
隐君如在,鹤与翱翔。老仙何处,尚有流风未忘。
琴与君兮宫商,酒与君兮杯觞。
清欢殊未央,西山忽斜阳。
欲去且徜徉,更将霜鬓临沧浪。
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系辔箠。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