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西湖浪宕我能知,却赋龙岩老古锥。
便做诗家元不恶,华亭举棹是因谁。
这首诗名为《白龙洞》,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淲。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熟悉和对龙岩老古锥的独特感受。"西湖浪宕我能知"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的熟知,浪宕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西湖的波光荡漾。"却赋龙岩老古锥"则转向了龙岩,将老古锥比喻为一种静默而古老的风景,暗示诗人在此处也有新的创作灵感。
"便做诗家元不恶"表达了诗人即使身为诗人,也不觉得在这样的地方作诗有什么不好,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最后一句"华亭举棹是因谁"则引发思考,诗人问及是谁激发了他在华亭划船作诗的兴致,可能是在感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或是对友人或过往经历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与龙岩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间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创作灵感的追寻,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去去江西不作难,片帆双桨荡秋澜。
已知官业非时样,尤喜情亲耐岁寒。
志大自然羞附骥,官卑何用叹栖鸾。
少卿膝上加文度,更比年时刮眼看。
阿斗生来十五年,未曾一日去翁前。
闻诗勿废家庭问,习吏仍求城旦篇。
婚宦有涯真是幸,巾箱所蓄要相传。
荣罍虽小性非鲁,口授诗书加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