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满松林水满池,幽人看月未归时。
山禽夜半啼如鬼,童子熟眠浑未知。
风满松林水满池,幽人看月未归时。
山禽夜半啼如鬼,童子熟眠浑未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景象。"风满松林水满池",诗人以自然界的动态——风声与满池之水,渲染出夜晚的宁静,松林在风中摇曳,水面映照着月光,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幽人看月未归时",点出了主人公——一个幽居山中的隐士,他沉浸在月色之中,久久不愿离去,显示出他对自然美的深深沉醉。
"山禽夜半啼如鬼",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山鸟的夜半啼鸣描绘得如同鬼魅般阴森,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和寂静中的不安。最后,"童子熟眠浑未知",通过写童子沉浸在甜美的梦乡,全然不知外界的变化,进一步突显了夜晚的静谧和主人公的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夜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理想隐逸生活中的静夜景象,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恬淡与孤寂。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
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
元宵三五,乐与民俱。
宝榼金鞯,玉梅钗燕,斗鸭阑干花影嬉。
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
风流不减人知。
算岳牧词人谁似之。
把南楼风月,渚宫丘壑,竹西歌舞,行乐濡须。
万斛金莲,满城开遍,朵朵留迎学士归。
明年宴,看柑传天上,月在云西。
晚日浴鲸海,璧月挂鳌峰。
不知今夕何夕,灯火万家同。
楼外芙渠开遍,人在琉璃影里,语笑隔帘重。
对景且行乐,一醉任东风。
黄堂宴,春酒绿,艳妆红。
文章太守,和气都在笑谈中。
正此觥筹交错,只恐笙歌未散,温诏促追锋。
来岁传柑处,侍宴自从容。
客星堂下水,碧浮空、烟树几重重。
想故人当日,论情蓬藋,际会云龙。
底事泥涂轩冕,不肯作三公。
千仞钓江浒,此意谁同。
应笑赤松黄石,效痴儿成事,犹自言功。
怎知他箕颍,袖手独舂容。
幸风月、有人料理,自家山叟与溪翁。
鸣榔晚,一声长啸,相送冥鸿。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
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
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
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
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
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
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江湖。
凛凛亘千载,风月属樵渔。
绾纤钓台下,敛衽谒严陵。
石矶封藓,一笑挟策独先登。
山献修蛾几抹,江绕青罗千顷,今古富春声。
行有二三子,心迹喜双清。
吊羊裘,追往躅,尚仪型。
丹青洒落三反,谁动紫垣星。
重袖调元大手,归傲纶巾一线,志不在寒鲸。
千载仰风节,鸿鹄自冥冥。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旂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