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
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
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这是一首描写出行与留守之情的诗句。诗人通过对比两种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 这两句表明诗人突然离开了国家中心,也就是朝廷所在地,这个决定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要去远方旅行或隐居。这反映出诗人可能对现实生活有所不满或者寻求更深的精神寄托。
"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早已知道如何保持自己的内心宁静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就像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一样超脱尘世。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动与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妒雪梅苏,迷烟柳醒,游丝轻飏新霁。
卷帘看燕初归,步履为花早起。
春来犹浅,便做出、十分春意。
喜凤钗、才卸珠幡,早换巧梳描翠。
著数点、催花雨腻。
更一番、递香风细。
小莺欢暖调声,嫩蝶试晴舞翅。
清欢易失,怕轻负、年芳流水。
好趁间、共整吟鞯,日访桃寻李。
流落今如许。
我亦三生杜牧,为秋娘著句。
先自多愁多感慨,更值江南春暮。
君看取、落花飞絮。
也有吹来穿绣幌,有因风、飘坠随尘土。
人世事,总无据。
佳人命薄君休诉。
若说与、英雄心事,一生更苦。
且尽樽前今日意,休记绿窗眉妩。
但春到、儿家庭户。
幽恨一帘烟月晓,恐明年、雁亦无寻处。
浑欲倩,莺留住。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
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
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七十人稀,尝记得、少陵旧语。
谁知道、五园庵主,寿今如许。
书底青瞳如月样,镜中黑鬓无双处。
与人间、世味不相投,神仙侣。
文汉史,诗唐句。
字晋帖,碑周鼓。
这千年勋业,一年一部。
晔晔紫芝商隐皓,猗猗绿竹淇瞻武。
问先生、何处更高歌,凭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