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空水之止,纤尘不掩光。
人心尘无许,顿尔成昏茫。
鉴空水之止,纤尘不掩光。
人心尘无许,顿尔成昏茫。
这首诗以“鉴空水之止,纤尘不掩光”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清澈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纤尘不染的景象,隐喻人心应当如同这清澈的水面,纯净无瑕,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这种纯净的心境能够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保持清明,避免陷入混沌不明的状态。
“人心尘无许,顿尔成昏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如果人心被世俗的尘埃所覆盖,就如同被蒙上了一层雾气,使得原本清晰的思想变得模糊不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心灵被污染后的状态,强调了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深刻,旨在提醒人们要时刻反省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漠漠绵绵几多思,无言领得春风意。
花裁小锦绣晴空,叶抽碧簟铺平地。
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
离人不忍到此处,泪娥滴尽双真珠。
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
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
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
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
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
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
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
气涌扑炱煤,波澄埽纯漆。
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
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
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
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
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
端岩持碧简,斋戒挥紫笔。
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
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
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