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菊二首·其二》
《墨菊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画菊不画香,香空讵堪掬。

画菊不画色,色似花已俗。

都无色香在,安用此为菊。

登堂见孤标,入手疑可触。

自非识菊者,但看桃李足。

古色今不知,世人空有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墨菊二首》之二。诗中以墨菊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画菊不画香,香空讵堪掬”,诗人提出一个反问,指出画中的菊花虽美,却无法捕捉到其香气,暗示了艺术作品与真实事物之间的距离。接着,“画菊不画色,色似花已俗”进一步强调,即使色彩描绘得再逼真,也难以传达出菊花本身的高雅与脱俗。

“都无色香在,安用此为菊”两句,诗人质疑为何要费力描绘菊花的色与香,如果这些元素无法真正体现菊花的特质,那么这样的描绘又有何意义?这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事物本质追求的执着。

“登堂见孤标,入手疑可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读者置身于画前,感受到菊花独立不群的姿态,似乎可以伸手触及。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自非识菊者,但看桃李足”则指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菊花的人,才能领略其独特的魅力,而那些只关注桃李等常见花卉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菊花的高洁与独特。

最后,“古色今不知,世人空有目”表达了对当下人们审美取向的忧虑,认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对自然之美、精神之美的深入理解和欣赏。整首诗通过墨菊这一载体,探讨了艺术、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快节奏社会中如何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林伯予师宴堂

交久敬弥笃,仲尼称其贤。

廛居任湫隘,豆肉不掩肩。

美哉君臣义,金石行当宣。

遂令太史公,忻慕思执鞭。

吾子重高节,尚友千古前。

堂开七岩下,中有双涧泉。

宴坐澹无私,恬然忘外喧。

寤寐梦先哲,道存犹未捐。

余惭石父贱,感激应谁怜。

(0)

潘源润思义轩

志士顾名节,商人竞刀锥。

义路久荒没,人谁得其蹊。

夷齐独何为,行矣西山薇。

猗彼延陵子,高踪邈难期。

清风激颓靡,薄俗渐浇漓。

岂意千世下,人犹想刑仪。

端居贵名教,动息怀所宜。

冥心戒苟得,百行从可知。

仲尼有明训,勖尔恒自持。

(0)

八月十三日早上御奉天门选注儒士是日膺广西之命

金门诏下选英髦,侧席深知圣主劳。

奎壁图书云汉近,蓬莱宫殿日华高。

黄麻晓露濡宸翰,玉节秋风照海涛。

自顾草茅承圣泽,愧无赋颂拟王褒。

(0)

经郭先生平川旧居

皓首明时秖布衣,孤坟宿草又斜晖。

尘埃几杖遗书尽,风雨园林旧业非。

九曲月明猿自吊,三山秋晚鹤空归。

多情惟有门前水,春色年年上钓矶。

(0)

早春寄同志

别离凡几日,江海又生春。

同是飘零客,都非少壮人。

青灯偏感旧,白发渐添新。

归梦南山下,犹疑洽隐沦。

(0)

盆竹

种竹寻盆盎,低迷似涧阿。

细声兼雨有,微影动风多。

长笋排针出,成竿数寸过。

且无斤斧虑,终老雪霜柯。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