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杂咏》
《西斋杂咏》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粉箨烟膏秀可餐,森森庭际斗檀栾。

谁教节目生皮外,却解虚心保岁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zhāiyǒng
sòng / sòngxiáng

fěntuòyāngāoxiùcānsēnsēntíngdòután

shuíjiàojiéshēngwàiquèjiěxīnbǎosuìhán

翻译
洁白的笋壳如烟膏般美丽,可以食用,茂盛的庭院中,高大的檀栾竞相争艳。
为何它的节疤生长在皮外,却能保持内心空虚,抵御寒冬?
注释
粉箨:指嫩竹的白色外壳。
烟膏:形容竹壳的洁白如膏脂。
秀可餐:形容竹子秀美,仿佛可以食用。
森森:形容树木繁密。
庭际:庭院之中。
斗檀栾:形容树木争奇斗艳。
节目:竹子的节疤。
皮外:指竹子的外部。
虚心:指竹子中空的特性。
保岁寒:抵御严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雅致的生活情景。"粉箨烟膏秀可餐"中,“粉箨”指的是一种精美的筷子,而“烟膏”则是烹调后的美味菜肴。这里形容这些食物不仅赏心悦目,而且美味可口,令人垂涎。接下来的"森森庭际斗檀栾"则是在描绘庭院中树木丛生、花朵争艳的景象,其中“斗”字暗示了花朵间相互辉映的美丽。

后两句"谁教节目生皮外,却解虚心保岁寒"更是深意。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心境。“谁教”表示一种疑问,质疑何须在外部形式上追求完美,而“节目生皮外”则是在说那些看似完美的节目(可能是指诗人生活中的某些规矩或礼仪)实际上并非本意。紧接着“却解虚心保岁寒”,这里的“却解”表示转折,表达了一种释然与自在,诗人倡导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对待那些外界的束缚和规则,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即便是在严寒的岁月中也能保持这份宁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逸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质朴的理念。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0)

春行寄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0)

相和歌辞.对酒二首·其一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0)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其一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终始。

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

(0)

秋夜闻笛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

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0)

晚燕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窠。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