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伶呼唤争先到,家酝提携动辄随。
合是人生开眼日,自当年老敛眉时。
丹砂鍊作三铢土,玄发看成一把丝。
劳寄新诗远安慰,不闻枯树再生枝。
府伶呼唤争先到,家酝提携动辄随。
合是人生开眼日,自当年老敛眉时。
丹砂鍊作三铢土,玄发看成一把丝。
劳寄新诗远安慰,不闻枯树再生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开篇“府伶呼唤争先到,家酝提携动辄随”两句,描绘了一种忙碌而又不得不应对的生活场景,其中“府伶”指的是官府中的乐工,“家酝”则是家庭中的酒宴。这些都是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让人感觉到一种被动和无奈。
接下来的“合是人生开眼日,自当年老敛眉时”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阶段的感慨。“开眼日”指的是人开始意识到生活真相的时刻,而“年老敛眉时”则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对世界的关注和在乎逐渐减少。这两句蕴含着对生命过程中认知与放下的哲理。
紧接着,“丹砂鍊作三铢土,玄发看成一把丝”两句,用炼丹术语象征时间流逝,物是人非。这里的“丹砂”指的是古代炼制仙药的材料,“三铢土”则是用来比喻岁月沉淀。同时,“玄发看成一把丝”则形象地描绘了头发从黑变白,年华老去的过程。
最后两句“劳寄新诗远安慰,不闻枯树再生枝”,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关心和安慰之情。尽管“不闻枯树再生枝”带有悲观色彩,但也体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界不可抗力变化时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感怀之情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刻理解。
远山冥濛入烟雾,近山参差头角露。
园榆岸柳色不分,篱落村墟欲迷路。
鹁鸠布谷处处鸣,野渡溪桥春水生。
屋外青帘湿不舞,万家蚕事千家耕。
右丞之画多妙思,画中有诗无乃是。
忽然烟润生高堂,瑟瑟衣裾避空翠。
凤皇台下春可怜,闽客对景心茫然。
披图不觉动野兴,清宵有梦岊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