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流香桥》
《流香桥》全文
明 / 朱学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碧桃临水影红绡,一阵风回花气飘。

峡口月明仙驭返,玉笙吹过第三桥。

(0)
鉴赏

这首明代朱学熙所作的《流香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水边的美丽画卷。

首句“碧桃临水影红绡”,以“碧桃”为视觉中心,将桃花的翠绿与花朵的鲜红交织在一起,仿佛是水中漂浮着一片片红色的丝绸,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桃红柳绿的景象。这里的“红绡”比喻桃花的鲜艳色泽,形象而富有诗意。

次句“一阵风回花气飘”,则通过春风的轻拂,让花香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峡口月明仙驭返,玉笙吹过第三桥”,将场景转换至夜晚的峡口,月光皎洁,仿佛仙境再现。这里运用了“仙驭返”的典故,象征着美好的归宿或心灵的净化,与前文的春日美景相呼应,形成了一种从人间到仙境的过渡感。最后,“玉笙吹过第三桥”则以音乐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仿佛是仙乐飘渺,引领人们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意境的巧妙营造,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朱学熙
朝代:明   字:叔子   籍贯:清远   生辰:?--一六四七

朱学熙(?--一六四七),字叔子。清远人。诸生。师事陈邦彦。明桂王永历初,授翰林待韶。会邦彦战败,与李成栋鏖战,互有胜负。学熙乘间执知县杀之,举清远城以迎,邦彦遂入死守。兵食不足,学熙辄倾资以供。城破,取先人兵法焚之,肃衣冠,自缢而死。著有《南越》、《广艾》及诗赋等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五有传。
猜你喜欢

赠于子冲大参请急南旋

长安城头秋雨繁,长安城下双朱轓。

去年忽向洛阳道,今年却入长安门。

谁道分司非达宦,谁言朝请不承恩。

行边惯试渥洼马,到阙仍依白虎幡。

忆昨匈奴入边塞,陇坂以西杀气昏。

右方王将旃庐满,北地烟尘士女奔。

元臣庙略驰三殿,上将戎轩历五原。

青海几经传尺檄,玉关依旧有游魂。

翻令蛮府提锋锐,欲扫干戈静塞垣。

谢公谈笑亦何易,贾生流涕亦太烦。

竞说请缨临瀚海,争言倚剑出昆崙。

尔曹落落不入眼,此事悠悠谁与论。

我今但欲拂衣去,斗酒悲歌意气存。

看君四十头未白,勉加餐食无多言。

(0)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其二

相思郁以纡,我怀多苦辛。

苦辛将何道,念此平生亲。

总角从君游,奄忽二十春。

岁月一何迫,白日如飙尘。

恩深不可报,情至日以新。

两心托金石,何乃慕雷陈。

风波一相失,怨彼江路津。

日长苦道远,缱绻竟不申。

岂无里巷游,邈若胡与秦。

久要苟不替,燕越如比邻。

何必岐路侧,空为儿女仁。

(0)

燕歌行七解·其七白头吟

朝为山上云,暮为川上雨。

变化在君心,然疑不得语。

今日为牛女,明日为参商。

参商不相待,安知秋夜长。

素心一何愚,自谓与众殊。

所贱菅与蒯,所贵玉与珠。

白石何累累,流水何潺潺。

水流石不转,人情中道还。

(0)

集赵汝申望衢亭大雪分赋同郭翌之赵汝元

郢里徵歌日,梁台奏赋年。

飞霜流翠幕,密雪拥华筵。

浩荡龙鳞布,飘飖鹤驭旋。

春阴浓四野,瑞霭覆三躔。

海冻鲸鲵蛰,林昏燕雀悬。

灞桥初策骑,剡曲乍移船。

叶落千林瘦,花飞万象妍。

乱飘鸾掖外,斜洒凤城前。

绰约翻多态,轻盈自可怜。

佩疑湘女授,珰拟洛神传。

素魄瑶池近,寒光玉座连。

清音回白纻,丽曲奏朱弦。

漫学瞿昙座,谁参慧可禅。

输他袁仆射,拥被日高眠。

(0)

白云世德诗为林孝廉赋

谁专巴穴富,夙擅渭川封。

薛氏誇三鷟,荀门羡八龙。

新居蟠翠柏,旧垄夹苍松。

何限孙枝在,林林玉树茸。

(0)

武林大雪程太学仲凯邀同张总戎黄刺史徐司理钱文学吕山人汎棹湖中泊南岸放歌徒步入龙井汲泉瀹茗延赏至暮乃归

雪花夜半飞三竺,万壑千岩恍如玉。

新都程生太好事,曳杖清晨叩茅屋。

手持三百青铜钱,要我湖头豁尘目。

茂先叔度钱及吕,斗笠芒鞋恣追逐。

伟长诗思亦横发,首御肩舆入穷谷。

觞行到手不暂停,鹦鹉鸬鹚互相属。

人比竹林差有馀,客方莲社宁不足。

阶前奇石叠层巘,洞底流泉吐深麓。

山僧瀹茗作清供,色香味美迥可掬。

蒲团棐几媚优钵,竹院明窗照薝卜。

幽深若与尘世辞,昏黑将求上方宿。

或言狞虎山下过,吾意神龙井中伏。

诸君先发余少留,为语平头免刺促。

四百八十金银台,会策黎眉入天目。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