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
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
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
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游净因院寄琏禅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游寺的景象。首句“岁月潜消日里冰”,形象地写出时光悄然流逝,日光下的冰雪消融,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流转。次句“依然来见佛堂灯”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即使岁月变迁,仍不忘追寻内心的光明。
“此身已自非前我”表达出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已不同于过去,这种变化促使他对佛法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问法何妨似旧僧”表明诗人虽身份有异,但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向禅师请教佛法,如同昔日的修行者。
接下来两句“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通过描绘飞泉洒落、池边苍石的细节,营造出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净因院的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
最后两句“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诗人想象金山的美好,以及在那里品茗的日子,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友情的思念,通过询问朋友每日煮茶的次数,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色。
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
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
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
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
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
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
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
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
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
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
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
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
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
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育王老禅屡惠佳茗比又携日铸为饷因言久则味失师授以焙藏之法必有以专之笑谓非力所及谩成拙语解嘲录以为谢》【宋·郑清之】曾读茶经如读律,一物不备茶不出。未论煮瀹应节度,第一收藏在坚密。摘鲜封裹须焙芳,湿蒸为寇防侵疆。朝屯暮蒙要微火,九转温养如丹房。育王老慧老茶事,新授秘诀乃如此。几番惠我先春芽,朅来细问茶何似。我初谓师茶绝奇,十日之后如饮糜。颇疑缁俗果异撰,良苦辄为居所移。吾言未终师绝叫,为茶传法恨不早。绮疏应合有司存,料理如前毋草草。对师大笑面欲靴,三年宰相食无鲑。长须赤脚供井臼,荒寒政类山人家。扊扅炊尽瓶笙吼,何曾敲雪春云走。不如时扣赵州门,侍者可人长摸首。
https://shici.929r.com/shici/Z6BYQN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