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
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
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
这首诗名为《子规》,作者为宋代诗人徐照。诗中以子规(即杜鹃鸟)作为象征,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历史的沉思。"羽类是游魂,哀多属曙昏",子规的飞翔和啼鸣被比喻为游荡的灵魂,哀伤的情绪常常在黎明黄昏时分最为强烈。"一时亡国恨,千古向人言",诗人借子规的叫声传达出对过去亡国之痛的长久怀念,这种悲愤之情跨越了千年的时光。
"山竹已应裂,野花犹更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凄凉与变迁,即使自然景象有所改变,人们的哀痛记忆却依然如故。最后两句"昔曾令杜甫,再拜忆君尊",诗人提及杜甫,暗示自己也如同杜甫一样,因子规的啼声而深深缅怀逝去的时光和故人,表达了对历史和亡者的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子规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万生吾郡秀,文学重乡评。
不媚难谐俗,无争亦让能。
盛时趋召命,累岁在承明。
书奏天颜悦,恩沾宠赐荣。
联班谢北阙,两骑赴南京。
齐鲁经游好,河山眺望清。
徘徊嘅往迹,倾写畅吟情。
议狱须推恕,持廉岂为名。
孜孜体帝德,勉勉骛王程。
公退如清暇,潜心向六经。
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
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
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
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
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
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
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
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