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诗人月一轮,楼高偏照镜中尘。
夜凉翠袖翩翩处,应问行藏独倚身。
天与诗人月一轮,楼高偏照镜中尘。
夜凉翠袖翩翩处,应问行藏独倚身。
这首诗以“戏柬德久”为题,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中的“天与诗人月一轮”,开篇即以明月喻诗人,寓意诗人如同皓月一般,才华横溢,照亮文坛。接着,“楼高偏照镜中尘”,通过高楼映照出镜中之尘,暗喻诗人虽身处高处,却能洞察世事,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夜凉翠袖翩翩处,应问行藏独倚身。”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中,诗人独自站立于凉爽的夜晚,轻拂着翠色衣袖的画面。这里的“行藏”不仅指个人的行动和经历,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思考。诗人似乎在自问,也在向他人发问,表达了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隐者东海头,安时事耕凿。
有田百亩馀,相率治境埆。
我稼没牛腹,我书挂牛角。
三洲雷雨均,既耕必有穫。
吹箫赛田租,操豚不为薄。
上给县官租,酣歌见真乐。
江南风景异,况乃赋敛数。
连云桑柘尽,池台总零落。
尚恐兵未休,远近无土著。
全生虎豹群,岂忍厌藜藿。
节节复促促,雄鸣雌自续。
借问此何音,有鸟人不畜。
三文被身体,五采烂盈目。
声谐九成奏,灵出众羽族。
自从阿阁倾,再改岐山卜。
千年不来仪,四野多毈殰。
世德诚已微,天路清且穆。
愿因东南风,吹度玉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