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藩重北杏,卫隘联桃邱。
纡行觅厓略,山径升崒崷。
山洼匿孤县,俯见人烟稠。
烟气浮上山,山云平与纠。
我疑云中君,天半骖鸾游。
挥云可成雨,下灌千里畴。
齐藩重北杏,卫隘联桃邱。
纡行觅厓略,山径升崒崷。
山洼匿孤县,俯见人烟稠。
烟气浮上山,山云平与纠。
我疑云中君,天半骖鸾游。
挥云可成雨,下灌千里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行途中所见的壮丽山景和丰富的自然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
首句“齐藩重北杏,卫隘联桃邱”以地理方位引入,通过“北杏”和“桃邱”这两个地名,暗示了诗人南行的路线,同时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地名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氛围。
接着,“纡行觅厓略,山径升崒崷”描述了道路蜿蜒曲折,登山之路陡峭险峻,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同时也隐含着探索未知、追求精神境界的寓意。
“山洼匿孤县,俯见人烟稠”则由自然景观过渡到人文景观,山洼中隐藏着一座小县城,从高处俯瞰,可见下方的人烟稠密,生活气息浓厚,展现了山城的独特魅力。
“烟气浮上山,山云平与纠”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烟气与云朵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我疑云中君,天半骖鸾游”是诗人的主观感受,他仿佛置身于云端,乘坐鸾鸟在天空中遨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挥云可成雨,下灌千里畴”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化表达,诗人想象着挥动云彩可以化为雨水,滋润大地,滋养万物,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和谐共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