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行功,休打坐。如要修持,先把心猿锁。
黑气收归无漏破。慢慢升腾,保养灵真么。
姹娘嬉,婴子卧。搬上中田,总向明堂过。
折得白莲花一朵。携去虚空,放出珍珠颗。
莫行功,休打坐。如要修持,先把心猿锁。
黑气收归无漏破。慢慢升腾,保养灵真么。
姹娘嬉,婴子卧。搬上中田,总向明堂过。
折得白莲花一朵。携去虚空,放出珍珠颗。
这首元代王哲的《苏幕遮·劝修行》是一首以修行为主题的词,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词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的过程。
"莫行功,休打坐",直接劝诫修行者不必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如打坐修炼,而是要注重内心的调整和修炼。"如要修持,先把心猿锁",形象地比喻人心犹如难以驯服的猿猴,需要将杂念、妄想锁住,才能进入清净状态。
"黑气收归无漏破",这里的“黑气”可能象征着负面情绪或不净之物,通过修炼使之消散,达到心灵的净化。“无漏破”意味着消除烦恼,达到无漏的境界。
"慢慢升腾,保养灵真么",强调修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慢慢积累,滋养内在的灵性真我。
"姹娘嬉,婴子卧",运用女性与婴儿的形象,形容修行者应保持纯真、自然的状态,如同女子嬉戏、婴儿安睡般轻松自在。
"搬上中田,总向明堂过",这里“中田”和“明堂”是道家术语,比喻内在的精神世界,修行者应将精神集中在内心深处,使之光明照耀。
"折得白莲花一朵",以白莲花象征纯洁的心灵,修行者通过修炼达到了高洁的境地。
"携去虚空,放出珍珠颗",最后两句寓意修行者将内心的智慧如珍珠般释放到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实现了内外合一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教于乐,以浅显的语言引导人们理解修行的真谛,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修行,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