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倦寻芳·其二》
《倦寻芳·其二》全文
宋 / 王质   形式: 词  词牌: 倦寻芳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颇颇清冽。曾微呷。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转眼已成陈迹。

不堪追蹑。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静谧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这几句开篇便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山林之美,树木的形态各异,生长在崎岖的岩石上,给人一种坚强与孤独的感觉。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水流轻柔,溪水浅得可以让人足踏其间,两岸的土地层层叠加,如同手掌一般平坦,这是对自然中静谧水景的描绘。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诗人穿着有护腿作用的芒鞋,手持竹杖,在杂乱的草丛和幽深的小溪中行走,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颇颇清冽。曾微呷。" 诗中的“那人家”指的是山中的小屋,屋顶覆盖着竹笋和瓦片,这里的人家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质清冽,诗人曾经品尝过这清甜的泉水。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转眼已成陈迹。不堪追蹑。" 阳光在山间渐渐消失,暮色降临,一切景象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夜风轻拂过树梢,诗人感慨往事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不忍心去追寻那些逝去的足迹。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诗人询问着,那些过往的美好是否依然存在,他希望能够暂时留住时间,让自己再次体验那些细腻的情感和景致。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怀念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质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雪·其七

昨霄梦看六龙渊,鹤御惊回坠晓鞭。

万顷落花春晚后,一床清水月明天。

门无黄雀张罗地,室有玄熊应梦年。

入竹好鸣寒玉佩,寄梅兼附白云笺。

杨妃绣段披方稳,李逸乌纱裹更鲜。

避色莫投妆妇指,弄香须扑舞蛾肩。

群乌噪过巢无树,一兔奔归猎有旃。

溪叟正如翘苇鹭,山翁弥似出尘仙。

僧檐鸟伺斋馀饭,客灶猫栖爨后烟。

且报漫翁来掘壁,墙閒便是我家田。

(0)

九月九·其三

有人才思耸如山,已燕淮亭未肯閒。

亲载绿醽温病骨,更歌白雪慰苍颜。

老凭书几犹操笔,暮等吟筒正启关。

两手尘泥俱涤尽,金茎玉露我须攀。

(0)

忘忧仙

鸟不曾喧兽不争,鸾歌凤舞碧瑶城。

群童尽唱忘忧曲,也似人閒乐太平。

(0)

宿山馆·其五

好勇不须探虎穴,爱奇何用点犀灯。

当求义路勤行己,休把福田閒问僧。

一榻静无尘世物,半宵浑似玉池冰。

起来题作清心馆,此去泥污千万层。

(0)

呈周裕之

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

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

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

(0)

谢玉师

河沙亦可数,海水亦有畔。

师恩及吾母,其多卒无算。

远者穷无边,深者入黄泉。

黄泉儿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长夜中,如行白日道。

儿一别母容,可想不可逢。

凭师无量恩,恍惚如相通。

师恩若何为,真诚与高义。

幽明虽有殊,母子各有慰。

欲报将奈何,肉镌骨可磨。

泣尽感恩泪,慷慨成悲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