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馀声独有蝉。
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
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
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馀声独有蝉。
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
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两句,通过高大的树木遮蔽天空,以及小风轻拂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与世隔绝的自然之中。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馀声独有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环境。这里,“衣涵”形容树木被露水或甘霖润湿,“空翠”则是对周围景象的描绘,而“元无雨”表明这并非因雨而湿,可能只是清晨的露珠滋养着一切。庭院中,只有蝉鸣的声音,这种细微的声响恰好点出了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则转向内心世界。“老去”表明时光流逝和作者年岁渐长,而“此心无所住”则是说,随着年龄增长,对世间万物的执著减少,心境变得更加超脱。下句“向来我见不须先”,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经验教训或对未来的预测,在作者看来,都不是必需的。
最后,“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表达。这里“狂吟”并非真正的狂躁,而是一种不拘泥于世俗规矩、自由自在的诗歌创作状态。而“寒山子”可能指的是一种隐居高洁的生活形态,或者是对某位高僧的尊称。结尾“荐得腾腾一味禅”,则是说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内心的一种禅意境界,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享受。
总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超然态度的追求。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
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
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
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
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去年忆今夕,叱咜千壶倾。
激歌动神鬼,豪气溢斗星。
为乐不再得,离合难重盟。
空山为惆怅,黯黯玄云生。
生年八十一,八十能知非。
秋瓜未脱蒂,多年亦奚为。
所幸男子身,聪明无损亏。
又幸生中国,四朝全盛时。
收身自卿相,归来学鸱夷。
朱明与朱陵,洞天随所之。
挈家入烟霞,永谢世危机。
又幸得其门,入室似有期。
自兹超六合,无论到期颐。
试与诸贤约,且作廿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