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涨璧池,水阔文鳞出。
荷风荡漾之,石发梳清泌。
我来池上坐,空澄素襟溢。
天地无弃物,饲鱼抛涧实。
谁为代呼庚,岂事茹去乙。
洋洋亦既来,果果原可必。
读易验中孚,亶矣豚鱼吉。
骤雨涨璧池,水阔文鳞出。
荷风荡漾之,石发梳清泌。
我来池上坐,空澄素襟溢。
天地无弃物,饲鱼抛涧实。
谁为代呼庚,岂事茹去乙。
洋洋亦既来,果果原可必。
读易验中孚,亶矣豚鱼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骤雨后池塘边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
首先,诗人以“骤雨涨璧池,水阔文鳞出”开篇,生动地描绘了雨水过后,池塘水位上涨,水面宽阔,水中鱼儿跃出水面的景象。接着,“荷风荡漾之,石发梳清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池塘的宁静与美丽,荷叶随风轻轻摇曳,石头上的青苔在清澈的水中显得格外醒目。
“我来池上坐,空澄素襟溢”表达了诗人来到池边静坐的感受,内心的平静如同池水一般清澈。“天地无弃物,饲鱼抛涧实”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和谐共生的感慨,认为即使是微小的生命,如鱼,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谁为代呼庚,岂事茹去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某些现象的思考,似乎在询问为何有些事物会如此存在,又为何有些事物会被忽视或遗忘。
“洋洋亦既来,果果原可必”则转而描述了鱼儿的到来,仿佛是自然界的一种必然,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最后,“读易验中孚,亶矣豚鱼吉”引用《易经》中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望,认为通过理解自然法则,人类能够获得吉祥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与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琬琰非世珍,昔以羊皮换。
嗟君复何求,众弃乃所玩。
十年少游兄,闭口受客难。
二毛才一第,俗子犹愤惋。
人间异巧拙,善琢贵颜汗。
婵娟守重闺,倚市争倩盼。
君胡宝滞货,屡辱访衰懦。
譬犹卧仆涂,更侑觥与散。
球然瑚琏质,磨琢争璀璨。
迟君三年鸣,更用惊我慢。
岁暮淮阳客,贫閒两有馀。
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
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
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
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
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
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
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
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
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
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
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
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
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久慕香城乐,深谙梦境虚。
谁怜九顿首,正有一长吁。
瞻望身空老,苍茫岁欲除。
何当闻妙诲,黥刖待完肤。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宋·张耒】岁暮淮阳客,贫閒两有馀。朝昏面壁坐,风雪闭门居。老去深依佛,年衰更嗜书。未能忘素业,聊用慰穷途。下里皆平屋,开门即古墟。鸡豚来近舍,舂汲赖邻夫。雪压移来竹,霜萎自种蔬。乌皮蒙燕几,褐帽裹僧颅。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已病药三暴,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炊米数珠。木镵随杜胫,葛制暖韩躯。时命今如此,功名已矣乎。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久慕香城乐,深谙梦境虚。谁怜九顿首,正有一长吁。瞻望身空老,苍茫岁欲除。何当闻妙诲,黥刖待完肤。
https://shici.929r.com/shici/wRjcZY.html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
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
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
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
融泥发新阳,暖日动生意。
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
提筐撷野甲,若苦寒蔬美。
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
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
闲暇不易求,宁须叹留滞。
堂下蔷薇亲灌溉,辛勤才见一春花。
时如转毂无停轨,客似飞鸿不定家。
一岁相邀伴寂寞,明年谁复对芳华。
驱车又向黄州去,风月相望一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