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笑杀惠远酒,己公消得杜老诗。
诗酒于人亦何事,夜霜吹冷水南枝。
渊明笑杀惠远酒,己公消得杜老诗。
诗酒于人亦何事,夜霜吹冷水南枝。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名为《九月二十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渊明笑杀惠远酒”,以陶渊明与惠远两位古代文人的饮酒故事为引子,暗含对陶渊明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度饮酒的批判。接着,“己公消得杜老诗”则通过引用杜甫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诗酒对于诗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敬仰之情。
“诗酒于人亦何事”,这一句直接点题,提出诗酒对于人生的意义问题,引发读者深思。最后,“夜霜吹冷水南枝”以自然景象为喻,描绘了一幅寒冷夜晚、霜风吹拂、水冷枝寒的画面,既表现了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冷暖、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寓言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传统文人生活态度的思考与反思。
我闻宜山堂,结构平陵阳。
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
何处最宜山,奇峰出短墙。
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
隔帘见幽壑,入户飞层冈。
枯藤与古木,掩映多奇光。
峰影落清泉,水面还苍苍。
何时最宜山,山静觉昼长。
朝霞与夕烟,树色分微茫。
春明山翠浓,夏雨山风凉。
明月出远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称古狂。
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
看山无朝暮,一卷或一觞。
手招西爽来,披襟从徜徉。
斯景与斯人,是名宜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