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名乡画桨移。开帘独画远山眉。
栖鸦流水,奁镜点明漪。
儗向柳家谈说部,已无桃涨濯凝脂。
古苔荒井,谁建丽华祠。
小妹名乡画桨移。开帘独画远山眉。
栖鸦流水,奁镜点明漪。
儗向柳家谈说部,已无桃涨濯凝脂。
古苔荒井,谁建丽华祠。
这首《琴调相思引·青溪写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先,“小妹名乡画桨移”,开篇即以“小妹”为视角,通过“画桨移”的动作,展现了人物在水面上轻盈划行的情景,仿佛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接着,“开帘独画远山眉”,进一步描绘了人物在船中独坐,透过窗帘眺望远处山峦的情景。这里的“远山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形,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思绪与远方的向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栖鸦流水,奁镜点明漪”,这两句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静谧与和谐。栖息的乌鸦与流动的溪水相互映衬,如同奁镜中的波光粼粼,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又隐喻了人物内心的平静与自省。
“儗向柳家谈说部,已无桃涨濯凝脂”,这里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想象着与柳家谈论文学作品,却已无昔日的桃源之景,暗示了时代变迁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落差,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
最后,“古苔荒井,谁建丽华祠”,以古旧的苔藓覆盖的井口和无人问津的丽华祠,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遗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反思。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