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笛风飘断续鸣,一轮吹出九霄明。
画堂烛灭光逾满,翠桁帘开气转清。
细草侵阶含润意,残荷承露滴秋声。
嫦娥莫悔偷灵药,夜夜窥人倍有情。
邻笛风飘断续鸣,一轮吹出九霄明。
画堂烛灭光逾满,翠桁帘开气转清。
细草侵阶含润意,残荷承露滴秋声。
嫦娥莫悔偷灵药,夜夜窥人倍有情。
这首《秋月》由清代诗人王仲霞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月景图。
首句“邻笛风飘断续鸣”,以邻近的笛声与微风交织,营造出一种悠扬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着夜晚的来临。接着,“一轮吹出九霄明”一句,将月亮比作吹出的光芒,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天空的壮丽景象。
“画堂烛灭光逾满”则通过烛光的熄灭反衬出月光的明亮,仿佛在黑暗中更加凸显了月色的辉煌。“翠桁帘开气转清”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凉与宁静,窗帘轻轻拉开,空气似乎也变得清新起来。
“细草侵阶含润意,残荷承露滴秋声”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下草地与荷塘的景象。细草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湿润,仿佛蕴含着秋日的韵味;残荷在月光下滴落露珠,发出细微的声音,增添了秋夜的生动与凄美。
最后,“嫦娥莫悔偷灵药,夜夜窥人倍有情”以嫦娥偷食不死药的神话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嫦娥虽居于月宫,却时刻关注人间的喜怒哀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秋月》一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