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惟国干,义实民端。身由业澡,世以教安。
金镕乃器,水术伊澜。渐芳则馥,履冰固寒。
瞽宗务时,頖宫善诱。咨此含生,跻彼仁寿。
淳移雅缺,历兹永久。游艺莫师,独学谁友。
三兆戒辰,八鸾警旦。风动蒿宫,云栖参馆。
礼迈仁周,乐超英汉。神保爰格,祝史斯赞。
郁鬯既终,德馨是与。降冕上痒,升宴东序。
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礼惟国干,义实民端。身由业澡,世以教安。
金镕乃器,水术伊澜。渐芳则馥,履冰固寒。
瞽宗务时,頖宫善诱。咨此含生,跻彼仁寿。
淳移雅缺,历兹永久。游艺莫师,独学谁友。
三兆戒辰,八鸾警旦。风动蒿宫,云栖参馆。
礼迈仁周,乐超英汉。神保爰格,祝史斯赞。
郁鬯既终,德馨是与。降冕上痒,升宴东序。
槐宰金贞,藩维玉誉。时彦莘莘,国胄楚楚。
这首诗《侍皇太子释奠宴诗》是南北朝时期王俭所作,其内容深邃,意蕴丰富,展现了儒家礼义之道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教化中的重要性。
诗中首先强调了“礼”和“义”的核心地位,认为它们是国家的支柱和民众行为的准则。接着,通过“金镕乃器,水术伊澜”等比喻,形象地阐述了礼义如同器皿和波澜,是社会秩序的基础。进一步,“渐芳则馥,履冰固寒”则以香气与寒冷为喻,表达了遵循礼义能带来正面影响,违背则会带来负面后果。
诗中还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教育应适时进行,引导人们向善。同时,强调了艺术修养和自学的重要性,以及祭祀活动对道德风尚的促进作用。最后,描绘了宫廷宴会上的庄严场景,以及文官们的整齐排列,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俭对儒家礼义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对礼仪、教育和道德的重视。
宿雾楼台湿。
晓清初、花明柳润,燕飞莺集。
旧约重来歌舞地,留得艳香娇色。
又梦草、东风吹碧。
午因腾腾春欲醉,对文楸、玉子无心拾。
看蝶舞,傍花立。
酒痕未醒愁先入。
记年时,翠楼寒浅,宝笙慵吸。
想驻马河桥分别,恨轻竹风颿烟笠。
早尘暗、华堂帘隙。
倚尽黄昏人独自,望江南回雁归云急。
凭付与,锦笺墨。
愁云翠万叠。
露柳残蝉空抱叶。
帘卷流苏宝结。
乍庭户嫩凉,阑干微月。
玉纤胜雪。
委素纨、尘锁香箧。
思前事、莺期燕约,寂寞向谁说。
悲切。
漏签声咽。
渐寒灺、兰缸未灭。
良宵长是闲别。
恨酒凝红绡,纷涴瑶玦。
镜盟鸾影缺。
吹笛西风数阕。
无言久,和衣成梦,睡损缕金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