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
此诗为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名为《诫言》。开篇即提出一个哲学命题:“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意味着古圣先贤并不认可那些说了但没有付诸行动的言论。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视。
“方寸虽浩然,因之三缄口。”这里的“方寸”指的是心田,意指内心广大无边。“浩然”则形容心胸开阔,情感丰富。而“因之三缄口”,则是说尽管内心世界再宽广,也要对言语加以约束,像系紧衣带一样,使其不至于泛滥失控。"三缄"在这里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强调了对言论的严格控制。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语言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诚信与自制的高度重视,是一篇融合了哲理与修养的佳作。
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
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