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深蔓短塔累累,以眼名龙恐是伊。
放下泥盘叉手笑,阿师曾误矮阇梨。
藤深蔓短塔累累,以眼名龙恐是伊。
放下泥盘叉手笑,阿师曾误矮阇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的场景,通过藤蔓与佛塔的形象,展现出对禅师礼敬和回忆的意境。"藤深蔓短塔累累",形象地描绘了塔林密集,暗示着禅寺的悠久历史和禅师们的修行成果。"以眼名龙恐是伊",则将禅师的目光比喻为龙,意指其智慧深邃如龙,令人敬畏。
"放下泥盘叉手笑",描述的是禅师们在日常生活中放下世俗之物,轻松自在的笑容,体现了禅宗的洒脱和超脱。"阿师曾误矮阇梨",提到禅师曾经有过误入歧途的经历,但最终找到了正道,这可能是对禅师修行之路的反思,也表达了对谦虚美德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禅师的风采和禅宗的哲理,既有画面感,又富有禅意。智愚禅师通过对塔林和禅师形象的描绘,传递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禅师智慧的崇敬。
醉颜消尽东风,一枝迥出纷华地。
暖香吹雪,淡妆欺粉,群芳羞避。
静院无人,闲庭转午,重门深闭。
倚阑干无语,玉容寂寞,为滴尽伤春泪。
愁到黄昏时候,漏声沉、隔墙歌吹。
疏帘淡月,离怀唤醒,梦魂惊起。
细雨帘纤,轻云低娜,不禁春意。
算东皇、独付清标,正好与梅花比。
又潺潺夜雨湿帘栊,对酒几沈吟。
正眼波轻掠,眉痕浅映,已自春深。
但是无言把手,相对纵清斟。
莫漫伤憔悴,且共登临。
我欲江头留滞,渐沾泥团絮,此意难任。
但明珠还与,双泪咽空襟。念天涯、酒醒何处?
黯今宵、冷落旧征衾。愁孤负,到更残后,梦与谁寻?
斜阳渐远。望旧经行处,垂杨绿遍。
轻尘不碍行人目,算无恙,眉嚬隔窗犹见。
看花节序,恁便流光催换。
黯黯怅芳陌,东头画楼,西畔珠帘。
翠幕逢迎久,怎飞鸟知还?
那人无倦,青衫自捡,多少渍愁啼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