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兹非赝质,铉耳复能全。
糊口聊初试,铭功殊不然。
鹧鸪班自灿,饕餮象空悬。
折足何堪重,深为覆餗怜。
宝兹非赝质,铉耳复能全。
糊口聊初试,铭功殊不然。
鹧鸪班自灿,饕餮象空悬。
折足何堪重,深为覆餗怜。
这首诗《古鼎》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对古鼎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器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首联“宝兹非赝质,铉耳复能全”开篇即点明了古鼎的价值与真伪,强调其并非伪造之物,且器形完整无缺,奠定了对古物珍视的情感基调。
颔联“糊口聊初试,铭功殊不然”则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描述了古鼎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历史地位之间的对比。诗人以“糊口”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古鼎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而“铭功”则强调了古鼎在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古物多重价值的深刻洞察。
颈联“鹧鸪班自灿,饕餮象空悬”进一步描绘了古鼎上的装饰图案。鹧鸪斑纹的灿烂与饕餮纹饰的空悬形成对比,既展示了古鼎艺术上的精美,也暗示了历史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断裂。
尾联“折足何堪重,深为覆餗怜”则以古鼎的物理缺陷(折足)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古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诗人将古鼎视为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的载体,对其残缺的命运深感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辉煌文明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古鼎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