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挥鞭烧下土,五月炎蒸苦无雨。
高田龟坼低田焦,塞口黄尘杂沙卤。
风师入海驱群龙,倒卷溟渤扬高淙。
海滨赤子葬鱼腹,数里不见桑麻踪。
皋壤无忧老农喜,沟港平添一篙水。
不将泛滥愁天公,但愿潮痕镇如此。
水车轣辘争喧豗,渴蛟饮涧银泉回。
平田渺渺乱蛙蝈,顿觉青翠纷成堆。
今年秧多不怕旱,分种何妨过夏半。
但教十日雨一来,会见田禾高没岸。
犁锄袯襫争成群,担酒饷肉何纷纷。
不愁潮退水痕落,海中还起炮车云。
祝融挥鞭烧下土,五月炎蒸苦无雨。
高田龟坼低田焦,塞口黄尘杂沙卤。
风师入海驱群龙,倒卷溟渤扬高淙。
海滨赤子葬鱼腹,数里不见桑麻踪。
皋壤无忧老农喜,沟港平添一篙水。
不将泛滥愁天公,但愿潮痕镇如此。
水车轣辘争喧豗,渴蛟饮涧银泉回。
平田渺渺乱蛙蝈,顿觉青翠纷成堆。
今年秧多不怕旱,分种何妨过夏半。
但教十日雨一来,会见田禾高没岸。
犁锄袯襫争成群,担酒饷肉何纷纷。
不愁潮退水痕落,海中还起炮车云。
这首清代诗人张毛健的《海涨后诗》描绘了夏日干旱酷暑中人们期盼雨水的场景。首句“祝融挥鞭烧下土”以火神祝融比喻炽热的天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五月时节的炎热。接着,诗人描述了田地因干旱而龟裂、低洼处焦枯,以及黄尘弥漫的景象。
然而,随着风师(风神)的介入,带来了一场大雨,海水倒灌,滋润了干涸的土地。海边的人们得以从鱼腹中获救,农田也得到了急需的水分。农民们欣喜异常,沟渠水位上升,他们希望这样的雨水能持续下去,而不是泛滥成灾。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水车忙碌的场景,以及雨后田间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蛙和昆虫的鸣叫增添了田园的活力。丰收在望,农民们不再担忧旱情,反而期待着雨水充足,稻谷能长势喜人,甚至想象着潮水过后还会带来更多的雨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丰收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名似未雅。
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
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谁曰不然。
仲先因请予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
昔汉儒家畜声妓,唐人例有音(朱校云音疑乐误)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朱校云侠误)耳。
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可也,其词曰苍波万顷孤岑矗。
是一片、水面上天竺。
金*头、满*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恐下然犀,风起浪翻如屋。
任夕阳、归棹纵横,待偿我、平
书史有真味,谁遣博微官。
丈夫出处道在,义命正须安。
浩浩都门冠盖,眼冷鸡虫得失,矫首入遐观。
时对雪斋老,清议豁襟颜。
阅名书,探理窟,惊铭盘。
自叹空然鼠腹,过饮不知繁。
万古乾坤清气,散人诗仙脾鬲,挥洒有余欢。
早晚付心诀,风雨满堂寒。
赋此词,且以经事之后,重有所惜云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
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掀舞。
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
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
天地此身逆旅,笑归来、满衣尘土。
功名无子,就中多少,艰危辛苦。
北去南来,风波依旧,行人争渡。
听沧浪一曲,渔人歌罢,对夕阳暮。
栖迟林壑,甚雍容、雅量气横寥廓。
人道魁然真宰辅,心在朝家黄阁。
几卷闲书,一门清乐,不羡千金橐。
诸郎楚楚,凤毛辉映麟阁。
今岁锦席云凉,菊香添麝,竹树烟霏薄。
风爱堂前秋气好,歌里甘棠如昨。
十二金钗,百壶清酒,细把红螺酌。
年年此日,醉看清**鹤。
泉流复出,其深可厉,回风潇潇,翠萍盈沼,邦人以为神来之兆。
近陪宪使,展敬祠下,因索鄙作,谨继丞相双溪公怀古严韵,用纪其异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