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再参天目》
《送僧再参天目》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尽天上日月星辰作双目,觑不破当今诸方老耆宿。

尽大地风云雷电随两足,游不遍天下名山陵与谷。

何如瞎驴开眼见主宾,跛象横行无背触。

老师老矣胡为哉,十年两度参天目。

当时亲见作家来,教餐胡饼因中毒。

至今吞吐总无端,恰是桃花正开梅子熟。

无弦琴在忆钟期,未惜腰包重结束。

一片孤云万里风,直上高峰倚竿木。

等閒会计草?钱,六六原来三十六。

去时春载阳,归来秋已肃。

铁牛渡海吃铁鞭,金翅摩空啄金栗。

中间不隔一毫端,圜是蒲团方曲录。

我本山中人,还山有茅屋。

年年尽送渡江僧,顽石明知不是玉。

但愿独坐飞云峰顶待师回,自把一枝无孔笛吹无字曲。

(0)
鉴赏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对修行者的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将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生命,以此象征修行者洞察宇宙万物的能力。同时,通过“瞎驴”、“跛象”的比喻,反衬出真正的修行者无需外在形式的帮助,就能洞悉真理,自由行走于世间。

诗中提到的“参天目”,可能是指深入禅定,直接观察到宇宙真理的状态。诗人通过描述修行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如面对毒饼、无弦之琴、孤云、高峰等,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内在成长。这些意象不仅富有哲理,也充满了诗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山中人的身份,以及对僧侣再次前往天目山修行的期待。他希望在僧侣归来时,能够一起坐在飞云峰顶,吹奏无字之曲,这既是对僧侣修行成果的期待,也是对自己心灵深处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表达。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修行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汉江

汉江东流风作波,南船北楫愁经过。

舟师缩手抱双桨,对客唱公无渡河。

襄阳渡头春可怜,襄阳城北花含烟。

大堤高楼酒初熟,欢吟且驻木兰船。

(0)

二月二日社饮分得花字

分春明日候晴霞,二月祥风草始芽。

无奈寒威侵短褐,时惊冻雨点轻沙。

负冰鱼陟还潜穴,出谷莺迁未集枒。

却忆在闽游冶日,山城风暖落桃花。

(0)

二色牡丹·其一

宫云朵朵映朝霞,百宝栏前斗丽华。

卯酒未消红玉面,薄施檀粉伴梅花。

(0)

哈密瓜

伊吾瓜夺邵平瓜,碧玉为瓤沁齿牙。

鼻选舌交纷五色,八城风味更堪佳。

(0)

玉燕

露湛秋空送尔归,乘春海国带霜飞。

晶莹好入霓裳队,剪掠分将鹤羽翚。

翠袖投来天兆瑞,梅梁栖处月垂辉。

琼花珠树移根易,何似珍禽忆旧扉。

(0)

雾中早行

行人模糊画中影,高树夭矫空际云。

楼台几处半隐见,三岛梦断犹纷纭。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