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见飞花卸杏枝,星轺州郡漫驱驰。
未宏大道酬清世,敢把虚声托故知。
玉笋班前那复梦,铁桥坡外欲寻诗。
如今纵有孙阳在,争奈庸驽借旧时。
五见飞花卸杏枝,星轺州郡漫驱驰。
未宏大道酬清世,敢把虚声托故知。
玉笋班前那复梦,铁桥坡外欲寻诗。
如今纵有孙阳在,争奈庸驽借旧时。
此诗以“五见飞花卸杏枝”开篇,描绘了春日杏花飘落的景象,寓含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之意。接着,“星轺州郡漫驱驰”一句,借官场奔波之苦,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接下来的“未宏大道酬清世,敢把虚声托故知”,则流露出诗人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道义、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玉笋班前那复梦,铁桥坡外欲寻诗”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梦想的追忆与对当下处境的反思。“玉笋班”指朝廷官员,“铁桥坡”则是隐逸之地,诗人似乎在思考是继续在官场追逐还是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寄托。
最后,“如今纵有孙阳在,争奈庸驽借旧时”以古代伯乐孙阳为喻,感叹即便有识才之人存在,自己却如同平庸之辈,无法再利用过去的资历和名声。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
一派笙箫暗尘远,有麝兰通气,罗绮如云,香过处,隐隐红帘尽捲。
闲行南北曲,玉醉花嫣,争簇天街闺蛾转。
更谁家艳质,灯火阑干,蓦地里、夜深重见。
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不道是今宵,广寒人现。
七夕相逢,感旧情悽,不减山阳。
当君年弱冠,便期早达,臣时总角,已堕清狂。
记得扬州,莺花三月,多少名流聚此乡。
吾与汝,并追随严父,宴侍壶觞。苍茫泪洒兰缸。
怅无复、前人话夜窗。
更后嗣老矣,都沦贫贱,名心灰甚,岂羡明光。
逆旅霜寒,深更酒热,且拥红炉醉一场。
休重说,恐茫茫旧恨,碧海难量。